母嬰健康

嬰兒把屎把尿的危害有哪些?

排便這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種行為, 可以將人體中的新陳代謝產物給排出去。 然而由於嬰兒的年齡比較小並且身體器官還未發育完全, 其不能自主的完成排便的行為, 家長們就會採取把屎把尿的方法來輔助嬰兒排便, 然而為嬰兒把屎把尿是存在有危害的,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嬰兒把屎把尿的危害有哪些?

很多老人都習慣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把屎把尿, 覺得讓寶寶早早脫離尿布和紙尿褲很方便。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據研究發現, 把屎把尿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程度不一的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問題。

一, 導致憋尿反射不足或者缺失 控制大小便並不是寶寶天生就會的, 他們需要通過練習才能慢慢學會。 寶寶到2~3歲時, 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才會發育成熟, 這是控制大小便的基礎。 很多父母都明白, 提前練習坐對寶寶的脊椎發育不好, 其實把尿把尿是在提前練習寶寶還沒發育好的肌肉群, 也會對寶寶造成一定的傷害。 也許有媽媽會說, 我家寶寶不到6個月就可以固定時間把屎把尿了, 非常省事。 這是因為寶寶在經過多次強化訓練後, 產生了條件反射而已。 他們完全不是根據尿意進行排泄,

而是根據父母把屎把尿的動作或“噓噓”聲來排泄的。 這樣提前訓練寶寶還未發育成熟的肌肉.會導致寶寶憋尿反射不足甚至缺失, 即寶寶無法根據自身需求來排泄大小便, 而是靠外界的提醒來進行。

二, 寶寶長大後容易頻繁尿床 很多過早開始把屎把尿的寶寶,

小的時候可以準時大小便, 長大後反而很容易半夜尿床。 這是因為他為憋住大小便, 白天的括約肌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 只有在晚上睡眠時才能得到放鬆, 自然就很容易尿床。 另外, 如果寶寶長大後尿床, 很容易遭到父母的責怪, 這又進一步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 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三, 增加感染和其他問題的風險 由於小寶寶的排泄過程還沒有形成規律, 過早地把屎把尿, 就是在訓練寶寶憋住排泄物。 排泄物停留在體內過久, 會增加尿路感染的概率。 很多時候, 大人看到寶寶有拉尿的跡象就會去把, 但其實寶寶並不一定想拉, 結果導致把屎時間過長, 這會增加長痔瘡甚至脫肛的風險。

此外, 寶寶的髖關節還在發育當中, 在把屎把尿的過程中動作稍不注意, 還可能對髖關節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