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兒童保健 小兒便秘中醫如何治療

便秘是指大便不通, 排便間隔時間延長, 次數減少, 或便意頻而排出困難的一種病症。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可見於任何年齡的小兒。

由於小孩年齡、飲食、精神狀態、排便習慣等不同, 排便次數亦可不同。 在正常情況下, 新生兒在生後24小時內初次排出胎糞, 2-3天后逐漸過渡為普通嬰兒糞便, 母乳餵養兒未加輔食時, 每日排便2-4次, 按月齡添加輔食後, 大便次數可減少, 人工餵養兒每日排便1-2次, 如添加澱粉類食物或增加糖量, 大便次數可增多, 混合餵養兒其大便次數基本與人工餵養兒相似, 隨著年齡的增長, 1歲以後一般每日1次大便。 如果平時2-3天解大便一次, 能自己解出, 無腹脹, 無嘔吐, 失於仍好的小孩, 應視作正常如4-5天甚至一周以上解大便一次, 大便硬如羊屎, 排出困難, 伴有腹脹, 哭鬧不安, 厭食, 甚至嘔吐者, 為便秘。

中醫一般把便秘分為虛證和實證兩大類型。

實證便秘常分為燥熱內結, 如實積滯, 氣機鬱滯3個證型。 虛證便秘則由氣虛、血虛所致。

實證便秘 大便幹結, 排出困難。 腹脹痛, 口臭, 胃口不佳, 舌紅苔膩。

虛證便秘 大便乾燥, 努力難下, 面色蒼白, 形體消瘦, 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

便秘的治療, 以潤腸通便為基本原則。 但宜針對病因, 採用消積。 增液潤燥、理肺、健脾、疏肝、益腎等治本之法。 藥治、食治並舉, 通下法只可暫用, 不可攻伐太過, 以免損傷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