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腦室出血的原因

腦部常被認為是人體的核心, 主管著人的思想和智力, 同時人所做的一切行動都是由腦部下發指令, 其他身體部分接受指令, 兩者共同達成。 因此腦部的任何狀況都不可掉以輕心, 否則極有可能威脅到個體的生命安全, 如果出現了腦室出血的癥狀, 則需要及時去到醫院進行檢查, 了解清楚導致這一癥狀的原因。

一、病因及常見疾病:

(一)病因:

1.血管病變引起出血如煙霧病、腦血管畸形、頸動脈閉塞性疾病等。

2.其他原因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如高血壓腦出血、粟粒樣動脈瘤破裂出血、腦外傷、顱內腫瘤、白血病等。

(二)常見疾病:

腦室出血是常見的臨床危急重癥, 該疾病起病急促而且發展快, 極容易出現顱內高壓、腦血管痙攣或者腦積水等嚴重并發癥。 若患者未能夠及時接受有效治療, 則生命安全會受到嚴重威脅。

二、鑒別診斷:

(一)高血壓腦出血:

患者有明顯高血壓病史, 起病急驟, 往往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病情發展到高峰。 臨床表現為突發性劇烈頭痛, 惡心、嘔吐, 并且多伴有躁動、嗜睡或昏迷。

(二)煙霧病性腦室出血:

多見于兒童及青年人, 主要依靠血管造影診斷, 表現為雙側末段頸內動脈、起始段大腦中動脈和大腦前動脈進行性狹窄和閉塞,

同時在閉塞和狹窄部位毗鄰的動脈供血范圍內出現異常的煙霧狀血管網。

(三)粟粒樣動脈瘤破裂出血:

發病前無特殊癥狀或有一側眼肌麻痹、偏頭痛等, CT可見顱內有密度稍高的圓形腫物。

(四)腦血管畸形:

CT及MRI可見局部不規則低密度區, 腦血管造影可見一堆不規則的扭曲血管團。

三、檢查:

(一)體格檢查:

1.視診是否存在頭部外傷表現。

2.血壓測定血壓是否明顯增高, 對于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很有必要。

(二)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骨髓檢查等實驗室檢查有助于診斷白血病。

(三)影像學檢查:

1.超聲檢查、血管造影檢查超可顯示血管血流量、血流阻力、血流速度等;腦血管造影檢查可具體了解血管的形態學變化, 如走行、分布、移位、粗細及循環時間的變化等, 顯示動脈瘤的大小、數量、形態、痙攣及出血情況等, 對于診斷血管病變及動脈瘤引起的腦室出血較為重要。

2.顱腦CT、MRI可發現腦室出血的部位、范圍、出血量及出血周圍腦組織水腫等情況,

顯示顱內是否存在腫瘤及血管病變等。

四、治療原則:

(一)腦室穿刺外引流術:

該治療方法給予患者穿刺后需要放置引流管, 但是清除血腫效果不明顯, 血腫清除效率低。 而且過多的積血會釋放化學物, 容易誘發發生各種腦組織不良刺激及損傷, 進而影響患者術后恢復。

(二)腦室鏡治療:

在手術過程中可以有效保護腦室壁及室間孔后緣靜脈, 避免因吸引器而導致腦室管膜受損;當術者進入第3、4腦室時, 需重點保護下丘腦;保持通暢的流出道, 從而避免出現人為性顱內壓升高。 施行腦室鏡治療術后, 給予患者放置引流管, 從而提高置管準確度, 避免或者減少引流管阻塞;同時清除腦室內的大部分血腫, 減少引流時間, 避免或者減少顱內感染以及梗阻性腦積水,

提高手術療效。

(三)腰大池引流:

早期應用腰大池引流安全有效。 它能有效緩解腦室外引流的不足, 在聯合腦室出血治療時能將三、四腦室的血液快速的清除, 同時還能減少血液毒性產物對蛛網膜顆粒細胞的損傷, 降低交通性腦積水的發生率。 早期腰大池的應用不但能減少腦室外引流管的更換, 還能減少患者日后行腦脊液分流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