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吐口水泡泡是病嗎

對於新生兒來說, 出現吐泡泡的情況, 一般都是比較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是如果吐泡泡比較頻繁, 這時候家長要有所警惕, 孩子有可能是得了肺炎, 要看孩子是否有發熱的症狀, 另外, 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也會導致唾液分泌量增加, 隨著孩子的生長, 這種現象會逐漸的消失。

1 可能是肺炎

醫生解釋, 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調節能力差, 得了肺炎後, 早期並未表現出咳嗽或其他典型症狀。 門診中會有少部分肺炎寶寶表現出口吐泡泡,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氣管又短又窄, 且呈漏斗狀。 呼氣時, 肺內氣體通過狹窄的氣管沖出, 將氣管內的痰液通過短短的呼吸道沖出口腔, 氣體通過污濁的痰液時產生泡泡。

2 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和唾液腺還不成熟, 唾液分泌量少, 3-4個月唾液腺開始發育, 唾液分泌量增加。 但是, 此時寶寶的口腔相對較淺, 吞咽能沒有發育完善, 閉唇和吞咽的動作不協調, 不會調節口內過多的唾液。 所以容易出現流口水和吐泡泡的現象。 無需治療, 會自行消失。

3 口水多

當寶寶乳牙萌出時, 小牙頂出牙齦往外生長, 牙齦組織會產生輕度不適, 刺激牙齦上的神經, 反射性的增加唾液的分泌。 隨著寶寶生長發育, 流口水的現象也會逐漸小時, 尤其是發育較快的寶寶到了一歲半就不會流口水了。 其他大多數是在2歲之前, 伴隨肌肉運動功能逐漸成熟, 寶寶能有效控制吞咽動作後, 嘴角就不會再流口水也不會吐泡泡了。

4 寶寶口水多吐泡泡怎麼護理

雖然寶寶吐泡泡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也不代表著家長可以完全不予理會,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會將脖子、前胸都弄濕, 嘴角周圍也經常是濕漉漉的。 如果媽媽不及時給寶寶擦乾口水寶寶的皮膚就會長期處在潮濕的狀態下, 引發一些皮膚類的疾病。 所以寶寶流口水時期家長應該隨時準備一塊紗布手絹給寶寶擦口水, 並且及時更換寶寶的衣服。 最好再給寶寶墊上一塊口水巾, 口水巾比較容易拿下來, 清洗也方便, 建議新媽媽們多給寶寶準備幾塊口水巾。 如果出了吐泡泡還伴有其它症狀, 比如哭鬧, 拒食, 吐奶等, 就要及時就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