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會有可能患“面癱”
前陣子, 臺灣知名主持人蔡康永因為“面癱”導致嘴角歪斜、左右臉不協調, 把許多人嚇得夠嗆。 隨著蔡康永的病情逐漸好轉, 這種“毀容病”似乎變得沒有想像中可怕了。 為什麼蔡康永會得這種病?是不是得此病的患者都能像他那麼幸運康復呢?
嘴斜眼歪是“面癱”前兆
“面癱”在臨床上被稱為“面神經炎”或“面部神經麻痹”, 也被老百姓稱作“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等,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常見病。
杭州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包燁華稱, “面癱”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口歪眼斜, 大部分的患者因此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為什麼好端端的一張臉說“癱”就“癱”了?
“很多人覺得這種病離我們很遠。 其實, 我們有時一天會碰到好幾例患者。 可以這樣說, 小到嬰兒, 大到老人, 誰都有可能得這種病。 ”包燁華介紹, “面癱”患者涉及各個年齡段, 但年輕人居多。
包燁華進一步解釋:“以往我們說‘面癱’有明顯的季節性, 尤其是秋季比較高發。 但現在因為夏季頻繁使用空調, 所以夏季患者數量也很多。 蔡康永患的可能是急性面神經炎, 與吹風受涼、病毒感染、勞累過度、壓力過大有關。 面部如果受到風寒的侵襲, 那麼就很容易導致面癱發生, 因為這種情況下, 面部營養神經的血管會因為受到風寒而發生痙攣,
“面癱”患者十人中或有一人存在後遺症
“面癱”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種, 但根據受損位置不同, 有中樞型和周圍型之分。
包燁華說, 中樞型的“面癱”多見於腦血管病變、腦腫瘤和腦炎患者身上, 比如我們常說的“中風”患者。 而因為受寒導致的面癱是周圍型“面癱”, 是臨床中最常見的。
“雖然這兩種類型表現的症狀很相似, 但其實是有區別的。 擔心自己‘中風’的‘面癱’患者, 可以嘗試做兩個動作, 一個是閉眼, 一個是看抬頭紋。 如果是中樞型的‘面癱’, 患者可以正常閉眼,
據瞭解, 根據發病時間和治療長短, 醫生把患者的情況分為急性期、後遺症期三個階段。
包燁華稱, “面癱”患者的治癒率在85%以上, 這意味著大部分的“面癱”患者病情會好轉或者部分好轉。 但依然有10%的患者會存在後遺症, 多見於頑固性“面癱”患者, 這樣的患者在臨床中多見於老年患者。
專家指出, 雖然有些程度輕的患者會有自我恢復的可能, 但最好還是急性發作時立刻就醫。
“另外, 我們也碰到過注射肉毒素誘發的‘面癱’患者。 肉毒素是肉毒桿菌在繁殖時分泌的一種有毒性蛋白質, 因為它能阻斷神經向肌肉發送的運動信號而松解肌肉,
“面癱”防治要趁早
“防止面癱最好的辦法是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 保證飲食的均衡與充足的睡眠, 並適當進行體育運動, 增強機體免疫力。 ”包燁華提醒, 秋冬季節, 天氣漸冷, 是面部神經麻痹症的高發期, 平日裡更要注意保證充足休息, 適當鍛煉, 尤其對於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小孩子來說, 更是如此。
專家提醒, 除了注意保暖, 開車或坐車時, 最好不要搖下車窗。 另外,
“做做面部保健操, 也能發現問題, 對已經發病的患者也起到治療作用。 這套操主要有七個步驟:第一步是抬眉運動, 用於檢查額枕肌額腹的運動功能。 重度患者額部平坦, 皺紋一般消失或明顯變淺, 眉目外側明顯下垂; 第二步是皺眉, 用於檢查皺眉肌是否能運動, 兩側眉運動幅度是否一致; 第三步是閉眼, 閉眼時應注意患側的口角有無提口角運動, 患側能否閉嚴, 及閉合的程度;第四步是聳鼻, 注意觀察兩側鼻肌是否有皺紋, 兩側上唇運動幅度是否相同;第五步是示齒, 注意觀察兩側口角運動幅度, 口裂是否變形, 上下牙齒暴露的數目及高度;第六步是努嘴, 注意觀察口角兩側至人中的距離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