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海城十大小吃

海域十大小吃主要是海誠餡餅、三里燒烤、小白皮酥等, 這些小吃都是海城比較出名的美食, 大家有機會去當地旅游, 應該要嘗試一下這些美食的味道, 而且這些小吃, 有一些是可以帶走的, 大家可以帶回來跟自己的親戚朋友分享。 對于海城的小吃做法, 大家也可以學習這種文章的內容。

海誠餡餅

海城餡餅歷史悠久, 早在清末, 海城縣內回族馬德昌、漢族毛香倫兩家專業經營餡餅。 馬家經營牛肉餡餅水扎面餡餅, 毛家經營豬牛肉鴛鴦餡餅攪面餡餅, 1920年, 回民馬富恩, 馬富春繼承父業, 在火神廟街路北開設馬家餡餅鋪;漢民毛青山繼承父業, 也在火神廟街開設山記餡餅鋪。 1939年, 毛青山遷居沈陽, 在沈陽火車站附近開設山記餡餅, 海城餡餅從此傳入沈陽, 歷經半個世紀, 海城餡餅已成為人們喜愛的風味食品, 不僅馳名東北, 而且盛名關內;不僅店鋪經營,

而且登上了賓館酒店的筵席。 海城餡餅選用上等面粉做皮, 鮮豬牛肉做餡。 豬肉選用前后槽, 牛肉選用三叉、腰窩、紫蓋。 隨季節變化選用適時鮮菜, 豬牛肉比例肥瘦比例搭配合理, 并放適當的料酒、鹽、味素、面醬、醬油、鮮姜、白糖、香油、蔥、花椒面、大料面 、海味等作料, 另用丁香、沙仁、肉冠、桂子、香葉、邊桂、肉桂、木香、山奈等10大香料煮水拌餡, 精工細作, 用平鍋烙, 先而后底, 做到兩翻三烙, 使餅呈金紅色。 初期, 海城餡餅鋪為招徠顧客, 給就餐者奉送一小碗用糯米或大米煮成的粥, 加糖, 用綠豆粉面勾芡, 再放入百合、蓮子、京糕、葡萄干、山藥、青梅、紅棗、核桃仁等8種副料制作而成的八寶粥, 但后失傳。

三里燒烤

三里燒烤現獨具特色, “三里燒烤”的招牌遍布海城、岫巖、鞍山、營口、大連等地, 如今三里社區從事燒烤的業主達20余戶, 形成三里燒烤一條街, 他們不斷地學習燒烤廚技, 精心烤制, 使所有的成品都達到外焦里嫩, 灑上酌料后, 色、香、味俱全, 舒適可口, 食過后令人流連忘返。

小白皮酥

小白皮酥在清道光二年(1822年)傳人海城, 延續至今。 這種糕點外皮為水面油酥, 內有餡心, 屬于季節性生產品種。 其特點:皮酥餡香, 入口酥軟, 層次分明, 色澤潔白, 花樣繁多。 小白皮酥用料考究, 制作精細。 皮料為面粉, 餡料用熟面、白糠、豆油、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青紅絲、芝麻拌勻而成。

酥料用面粉、大油和成。 用文火烘烤, 底火稍大, 上火要小, 烤成白色, 熟透出爐。 被評為鞍山地區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