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 要留意!
自殺前有信號?
專家: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
“他們在自殺前會出現不同的症狀, 例如說話內容的改變、行為的改變等等。 ”潘集陽主任解釋,
除了行為和言語方面表現異常, 有部分自殺者會表現得心神不定。 “他們在決定自殺前, 心理變得比較矛盾, 一方面決心去死,
為何走上自殺路?
專家:生物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
每年都有不少學生、白領, 甚至是官員、名人選擇自殺, 而社會上大部分人都認為他們選擇自殺是心理壓力過大造成的, 但這只是外部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把自殺這種行為歸結為純粹的心理問題。 ”潘集陽主任表示, 自殺是生物學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有研究指出, 自殺的人他們大腦內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濃度與正常人相比偏低。 ”潘集陽主任解釋, 這類神經遞質能系統接受遺傳控制, 其活動穩定, 較少狀態依賴, 較多是特質標記, 例如:當抑鬱症治癒後並不伴有血清素功能恢復正常,
“除了生物學因素外, 外界的環境因素固然重要。 ”潘集陽主任說, 個人的社會網路、家庭關係、就業狀態、遷居和移民、宗教及文化等等, 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人們自殺的原因。 其中, 家庭關係是一大重要因素。 潘集陽主任表示, 家庭教育對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心理素質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例如:專制型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懦弱、消極的性格;溺愛型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任性等等。 所以, 當他們同樣面對挫折時,
如何預防自殺?
專家:鑒別自殺原因 消除自殺念頭
“我認為, 預防自殺最主要方法就是鑒別他們自殺的原因。 ”潘集陽主任表示, 通過鑒別他們自殺的原因, 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他們自殺的念頭。 例如:有部分自殺的人是由於精神疾病的原因,
“對於預防自殺, 學校的防治工作也同樣重要, 尤其是大中學生。 ”潘集陽主任說, 15、6歲前的自殺人數相對較少, 年齡越大, 自殺的人數也會隨之增加。 因此, 一旦發現身邊的同學、朋友出現自殺的念頭, 首先要聯繫老師, 以及學校內的心理健康衛生中心, 請相關的專業人士解決。 除此以外, 潘集陽主任還表示, 學校可以開設一些如何預防自殺的講座以及課程, 通過派發學習材料等手段來提高青少年對於自殺行動的認識與控制, 使學生突破情緒抑鬱時的自我封閉, 樂觀地看待人生, 以增強對自殺意念的抵禦能力。
“除了開設課程,宣傳也同樣重要。”潘集陽主任說,學校應建立心理輔導機構,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指導學生在觀念、知識、能力、心理素質方面儘快適應新的要求, 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 健全人格, 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很多自殺者被救回來後都表示,他們在自殺前都非常猶豫,做與不做之間不知如何抉擇。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及時干預,就能夠有效預防自殺。”潘集陽主任表示,預防自殺的關鍵就是社會各階層建立各種危機干預網路和熱線,電話熱線有實用、方便、及時、匿名、有效、普及等特點, 在幫助處於危機之中的人渡過難關、恢復心理平衡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和干預的技術。熱線服務對於危機干預和自殺預防有積極的作用。(參考網站:家庭醫生線上)
樂觀地看待人生, 以增強對自殺意念的抵禦能力。“除了開設課程,宣傳也同樣重要。”潘集陽主任說,學校應建立心理輔導機構,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指導學生在觀念、知識、能力、心理素質方面儘快適應新的要求, 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 健全人格, 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很多自殺者被救回來後都表示,他們在自殺前都非常猶豫,做與不做之間不知如何抉擇。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及時干預,就能夠有效預防自殺。”潘集陽主任表示,預防自殺的關鍵就是社會各階層建立各種危機干預網路和熱線,電話熱線有實用、方便、及時、匿名、有效、普及等特點, 在幫助處於危機之中的人渡過難關、恢復心理平衡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和干預的技術。熱線服務對於危機干預和自殺預防有積極的作用。(參考網站:家庭醫生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