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甲減
甲減就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簡稱。 大家都知道,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是一種甲狀腺疾病, 患病之後, 患者會出現記憶力減退、腹脹、便秘、肌肉軟弱無力等症狀。 一般甲減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群當中, 但是也有一些新生兒患有甲減。 那麼, 新生兒患有甲減疾病的話, 有什麼危害呢?
新生兒先天性甲減的危害是什麼
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是調節人體生長發育、促進組織分化、智力發育的必不可少的激素, 甲狀腺激素對孩子智力發育的影響非常重要, 如果甲狀腺激素不足(即甲減病), 就會使胎兒腦發育不良, 導致神經系統發育障礙, 嚴重者可發生克汀病(呆小症), 即癡呆。 但是如果甲狀腺激素過多(即甲亢病), 就會使妊娠婦女流產、早產、胎盤早剝等發生率增加, 早產兒、胎兒宮內生長遲緩、足月小樣兒、生後嬰兒甲狀腺腫等危險性提高。
幼兒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甲減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母親的原因。
妊娠期孕婦缺碘造成甲狀腺激素體內不平衡, 可能會影響嚴重缺碘地區的兒童精神神經發育, 但是, 如果在缺碘區適當給孕婦補充碘或補充甲狀腺素, 就可以預防甲減發生。
先天性甲減對新生兒的影響將是一生的, 如果不及時治療, 將對孩子一生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所以, 對新生兒進行甲減篩查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兒甲減的篩查, 應在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就可以診斷甲減症, 並在幾天內就可以得到治療。 治療越早越好。 超過3個月則效果很差。
新生嬰兒先天性甲減是什麼原因引起
先天性甲減功能減低症, 是由於患兒甲狀腺先天性缺陷或因母孕期飲食中缺碘所致,
病因和發病機制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為碘和酪氨酸, 碘離子被攝取進入甲狀腺上皮細胞後, 經一系列酶的作用與酪氨酸結合。
甲狀腺素的合成與釋放受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TRH)和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SH)控制, 而血清中T4可通過負反饋作用降低垂體對TRH的反應性, 減少TSH的分泌。
甲狀腺素加速細胞內氧化過程;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合成, 增加酶活性;增進糖的吸收和利用;加速脂肪分解氧化;促進鈣、磷在骨質中的合成代謝;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
當甲狀腺功能不足時, 可引起代謝障礙、生理功能低下、生長發育遲緩、智慧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