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中風不再是老人的專利

□指導專家: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 趙楊

眼下又到中風易發時節。 中風為中醫病名, 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腦卒中, 簡稱卒中, 包括腦出血、腦梗死(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腔梗、多發性腦梗死)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腦血管病。

大部分中風病人發病快, 多表現為半身癱瘓、麻木, 或講話不清或不能講話, 嚴重時, 病人昏迷, 大小便失禁, 有的很快死亡。 很多患者由於不同原因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而且容易反復發作, 導致病情加重。

值得提醒的是, 任何疾病都會有一些先兆, 只是在生活中, 沒有特別留心。

在臨床上, 我們會發現很多人不瞭解中風的種種先兆, 即使這些中風先兆出現了, 他們全不以為然或者無所覺察, 從預防中風發生的角度來看, 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大量臨床經驗證明只有少數病人在中風之前沒有任何徵兆, 絕大多數病人都有以腦部瞬間缺血的表現而發出的各種信號。 比較常見的有六大先兆。

1、頭暈。 中老年人中風前兆, 會反復出現瞬間眩暈, 突然自覺頭暈目眩, 視物旋轉, 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 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俗稱中風的先兆, 應及早診治, 防止中風發生。

2、肢體麻木。 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 除頸椎病、糖尿病外, 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脹等症狀, 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

應多加注意, 警惕中風發生, 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 站立不穩, 很快緩解後又發作要當心。

3、眼睛突然發黑。 單眼突然發黑, 看不見東西, 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後便完全恢復正常, 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 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症狀, 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 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復發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複視。

4、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於腦血管硬化, 引起腦缺血, 運動神經失靈, 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 而容易發生跌跤, 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症狀。

5、說話口齒不清。 腦供血不足時, 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 常見症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詞不清, 甚至不會說話,

但持續時間短, 最長不超過24小時, 應引起重視, 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斷。 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 出現連續的打哈欠, 這可能是由於腦動脈硬化、缺血, 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 是中風病人的先兆。

■卒中不再是老人專利

根據多年的篩查資料, 我國腦卒中的發病率正以近9%的速度攀升, 呈現出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經濟負擔這五大特點(五高)。 同時, 我國腦卒中的平均發病年齡為63歲, 以60歲至64歲的人最高發, 比美國的卒中發病平均年齡73歲提前了整整10年。 此前甚至有多中心資料研究顯示, 在卒中患者中, 老年患者占52%, 中青年患者可占48%之多。 高血壓的發病年齡不斷提前、血壓控制達成率不高,

糖尿病、吸煙、肥胖等, 均可使腦卒中的發病年齡提前。

■中風預防的3大舉措

1、血壓必須常監測

當寒冬到來時, 為了防止腦卒中等高血壓的嚴重併發症, 應特別重視對血壓的監測。 對於血壓尚不穩定的患者應每天監測血壓變化, 尤其是要注意觀察早上服藥之前的血壓、晚上睡覺之前的血壓, 如血壓不穩定應及時就診, 調整藥物治療。

2、晨練適度勿逞能

人的血壓是24小時波動的, 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人在夜間睡眠時血壓較低, 大約在淩晨2—3點時最低。 清晨醒前血壓快速升高, 晨醒後活動的最初幾小時內(約晨6—9點)血壓達到或者接近最高峰, 對於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這是個危險時間。

因此不主張血壓未得以控制的高血壓病人晨練, 在血壓相對穩定後可以晨練。

3、健康生活防卒中

防卒中的合理飲食, 應當遠離三高食物。 大量三高(高鹽、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 加重了動脈粥樣硬化。 因此要限制三高食物的攝入, 多吃五穀雜糧。 要適當多喝水, 居家可多喝粥或湯(注意不要太鹹), 多吃水果、蔬菜。 戒煙、限酒、勞逸結合也很重要。

此外, 應保持室內外合理溫差, 如果突然感覺不適, 應該儘快就醫。

■卒中講究單元化治療

治療中風的方法有很多, 由於目前臨床中風以腦梗塞患者更為多見, 首先當然是第一時間到醫院確診並接受溶栓治療。 而對於腦出血患者來說, 也要接受相應的專業搶救。

除此以外,

中風的治療應該講究“單元化”, 應由神經內科(腦病科)專科醫生、護士、專業康復醫生等組成一個多學科、多元醫療模式, 以説明患者根據不同情況特點, 獲得最有效的綜合治療。

李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