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有肛瘺
肛瘺是常見的肛腸疾病之一, 而肛瘺是肛膿腫留下的后遺癥, 主要是由于肛竇或者是肛門腺感染引起的。 想要預防和改善肛瘺, 平常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加強運動鍛煉, 注意肛周圍的衛生, 就不會出現肛瘺等問題。 那么, 肛瘺是怎么出現的呢?
肛周膿腫被醫生切開引流或自行潰破后, 膿腔逐漸萎縮變細而形成了一個管道, 就是肛瘺。 暴露在肛門外的瘺口叫外口, 在肛管直腸內的則稱為內口。 內口實際上是最初感染的禍根, 它常常位于直腸肛管交界處。 正是由于內外口的相互貫通, 所以常有分泌物或稀便自肛內溢出, 這樣一來, 瘺管自然就不能自愈了。 用藥只是一時的保守方法, 不能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 在癥狀表現上, 肛瘺除了有分泌物外, 病人還經常出現肛門搔癢、潮濕, 一旦感染, 局部疼痛會加重并伴有體溫升高, 長久的病人在瘺管外口可出現肉芽增生并有明顯的索條狀物通向肛管內。
1、肛周膿腫:臨床上認為誘發肛瘺的主要原因就是肛周膿腫, 由于糞便滯留肛隱窩, 引起肛腺炎, 導致肛周膿腫, 但是肛周膿腫破潰后, 膿液排出, 膿腔逐漸縮小, 外部破潰口和切口也縮小, 腔壁形成結締組織增生的堅硬管道壁,
2、直腸肛門損傷、外傷:來自消化道的骨性異物、金屬、肛表及肛門窺器檢查損傷肛管直腸, 細菌侵入傷口即可引起肛周膿腫, 不及時治療, 都可導致肛瘺。
3、結核桿菌、放線菌:因結核桿菌、放線菌等細菌感染形成膿腫,
4、細菌感染:由于肛管直腸部位是“排污”的重要通道, 細菌非常容易侵入肛隱窩、肛門腺導管和肛門腺體, 造成感染發病, 逐漸形成膿腫, 破潰而為肛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