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營養做好三件事
“補充營養”是補充單一的維生素、蛋白質、膳食纖維?其實單一營養研究已向系統營養研究轉變, 供給原則是:種類全面、比例適當、數量充足、供求平衡。 系統營養補充, 需蓋好“三層樓”。
第一層:基礎性營養
保障人基本生存的營養
名詞解釋: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 人體整體的功能是由所有細胞共同完成的,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基礎性營養素的系統供給, 6大類42種必需性營養素大多屬於基礎性營養, 包括糖類、脂類、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營養素短期缺乏會導致疾病, 長期缺乏會導致死亡。
我們應該吃什麼?《皇帝內經》給我們的飲食建議就是最傳統的系統營養觀。
“五穀為養, 五果為助, 五畜為益, 五菜為充, 氣味合而服之, 以補精益氣。 ”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總工程師、《系統營養論》專著作者蔣峰解釋, 我們的祖先從營養的角度把食物分為四大類:五穀、五果、五畜、五菜。 這個“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指“多”, 這也在告訴我們飲食要注意食物多樣性原則。
其中的“養、助、益、充”, 則是從食物的營養作用角度來講, 不同的食物營養價值不同。 這些是老祖宗的觀點。
蔣峰教授指出, “科學研究發展到現在, 生命的本質是細胞利用營養素的新陳代謝, 這是學界的共識。 ”而我們的細胞需要的就是全面、系統的營養, 只有滿足它, 才能讓它更好地發揮作用,
第二層:功能性營養
保障特定組織和器官功能的營養
名詞解釋:人體不同的細胞相互關聯構成了人體組織和器官, 每個正常的組織器官都有其相對固定的營養比例關係。 比如, 肌肉營養需要更多蛋白質, 骨骼營養需要更多鈣離子, 紅血球營養需要更多鐵離子等。
“如果就肝病來講, 你會發現肝硬化的病人跟正常人吃一樣的膳食, 對於病人來說, 其他營養成分是夠的, 但是脂肪和某些營養素會缺乏, 而且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病人自己不覺得。 ”北京佑安醫院重症肝病科主任孟慶華提醒大家重視。
她舉例, 比如, B族維生素缺乏, 可能引起腹水感染和覆蓋, 那就是腹膜炎的症狀。
還有,
因此, 很多學者認為, 應該把營養不良作為很多肝病的併發症之一。
不同的組織和器官, 都有不同的營養需求, 只有滿足了這個功能性的針對的營養需求, 才能給組織和器官的正常運轉與康復提供保障。
第三層:調節性營養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的營養
名詞解釋: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中, 除基礎性營養、功能性營養以外, 還需要一些調節人體代謝的營養物質的參與。 包括42種必需營養素的單一性使用, 以及黃酮類、皂甙類、多糖類各種植物化學物質。
食物中還有一些物質很神奇, 它不一定是人體必需的, 但是用於調節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溫銘傑指出,
有些人睡不好, 吃了褪黑素就管用了, 這也是有道理的, 因為褪黑素、甘氨酸等都是調節神經系統的一些調節性營養物質。 又比如, 從大豆中提取的磷脂(預防動脈硬化)、綠茶中的兒茶素, 則有利於調節內分泌系統等等。
日常食物中, 比如藍莓中的花青素、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人參中的人參皂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