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有關道教養生學的近代價值(三)

文章導讀

作者:日本道觀 副道長 早島妙聽

4.生活在現代的“老子”哲學

其實早島天來所著的這本≪解讀老子道德經≫一書, 在22年前, 也就是1989年被第一次出版過。 當時在書中, 就寫明瞭在現代經濟主義至上的社會中, 必須敲響對自然破壞的警鐘等名言, 這些也好似在預言著這次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的發生。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狹其所居。 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 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故去彼取此。 」

這個章節表述了“如果人類對於天威不再恐懼, 那麼在這個世上, 將會發生很嚴重的事情”之意, 是最適合當今時代的忠告。

在這個世上, 有很多的事情是人力無法控制的。 這個就是天威, 也就是宇宙的法則, 或稱謂自然的道理, 老子把之稱為“道”。

舉例說, 科學不管如何發達, 但是卻不能改變四季。 從天來看人間是那麼渺小的存在。

但是, 人們就經常忘記“道”的存在, 產生了一種人知全能的錯覺, 致使自己被束縛, 進行著破壞地球環境的愚蠢行為。

又如, 法律和科學。 法律, 是為了懲戒世上之惡行, 維護世界和平, 讓所有的人都能夠快樂安心地生活。 那麼, 法律的存在, 人類真的是生活在幸福中嗎?即使有相關的法律, 但是犯罪率還是在增長, 想利用法律漏洞的人還是不絕。 請比較一下文明國家和非洲的原住民吧。 在文明之國, 衣食住確實豐富, 但是非洲的原住民的生活中可以說基本上沒有犯罪的發生。 他們沒有法律, 卻知道, 如果違背“道”, 那麼就不會維護秩序, 這和部族的破滅與否息息相關。

我不止一次說過, 常識, 道德, 宗教等, 都是相似的存在。

宗教, 本來應該是拯救人類, 信仰者卻因此在精神上和經濟上產生過大的負擔, 而引發了戰爭, 人類互相殘殺, 這就是現實。

科學, 也是如此。 原子能電子學, 全世界為之狂奔, 結果卻是影響了地球的生態環境, 如污染了大氣和海水, 最近也因為大氣臭氧層的破壞而產生了對流層的溫室效應等, 威脅人類生存的自然現象接連發生。 根據某大學的研究, 原子彈實驗可以改變地球的地軸而誘發地震。

其實, 追究產生這些的原因, 一切都是因為“我執”。 為了賺錢, 名譽, 權利。 現在的日本不正是這樣嗎?政治家們對於所犯的錯誤, 泰然處之, 不會反省。 企業, 為了追求利益, 也會不擇手段。 人類也在為了不同所欲而奔走。 世間的人類只勵志於生業,

實在是太愚蠢了, 他們只是狂奔在互相爭奪中而已。

結果, 就如人類扼住了自己的頸脖那樣, 這就是“無狹其所居。 無厭其所生”之意, 故老子忠告大家不要再行使這些愚蠢的行為。

明白“道”的智者, 不會尋求, 或者做這些愚蠢之事, 也不會為之自豪, 也不會強壓他人。 所謂“故去彼取此”, 就是指拋棄個人的想法, 沿著無為自然的“道”而活著之意。

#p#副標題#e#

早島天來在≪解讀老子道德經≫一書中有關第七十二章的如上解釋, 讓人簡明易懂。

在≪解讀老子道德經≫的前文中, 他也寫到,

“老子思想的核心, 就是“無為自然”的思想, 是以“在宇宙的現象中, 包含了人的生死, 貫徹著其必然的法則, 人為的私欲沒有進入的餘地。 ”為基本。 總之, 人類, 只不過是在宇宙中如同塵埃的微小存在, 人的力量也只不過是在自然的一顆小石之力而已。

可是, 人類卻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被各種各樣的我執思想而紛擾忙碌著。 其實, 人出生的時候, 是“無”, 而去世的時候, 也是以“無”返回, 沒有任何東西是屬於自己的。

如果注意到這一點, 那麼拋棄虛榮和欲望, 人生就會變得快樂。 這也正是, 作為人類的最高的生活方式。 ”

早島天來, 是一位用一生修煉氣的修行者, 他引用老子的言語, 把老子的偉大的道之思想, 從人類生活的角度去解釋, 讓什麼都不明白的道學初學者們, 也能試著去理解老子。 這本書不是一本可以讓你可以輕鬆愉快就可以讀完的書籍, 也不是可以讓你在閱讀中因為難懂而放棄續讀的書籍, 它是一本完全新型的有關老子的注解之書。 就像副標題所寫“演繹出最精彩的人生81章”那樣, 人應該快樂地活著, 所以必須知道, 人和宇宙, 天地自然和人之間的關係。 在此書中對於“天人合一”“無為自然”“道”之存在的理解做了解釋。

通過閱讀此書,明白了宇宙和人類存在的關係,就會改變人生觀,充滿勇氣去面對人生,放棄固執己見,讓自我的人生變得豐富而精彩。所以說,老子的書,就如同人生的指南書一樣。≪解讀老子道德經≫一書,不是通過老子這一被神化的人物及之語言,而是通過沒有被神化的實踐哲學去接近更多的人類、去為他們述說老子,讓他們有所感悟,我想這是非常可貴的。

一般認為,現在有關老子解讀的被出版的書籍,已經有三千多種版本以上。而這本解讀老子道德經一書,從其解釋之出發點來說,作為現代最新的哲學書籍,可以說是有必要也有意義去閱讀的了。

另外,在哲學範疇,有關人的生與死的定義,用某些種法則給予了答案,可是,即使在18世紀的德國哲學界,有關於“人生之不可思議處”這一定義,並未做出明快的解答。

對於經受了空前的震災的現在的日本和日本人來說,就像尋覓一種希望一樣,正在摸索著有關這一問題的哲學或者宗教範疇上的解答。所以,我說,這是“老子道德經”的時代。因為,老子道德經的思想不是從人類社會為原點,而是主張,人類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所有問題的解答都是出於天地自然,宇宙之原理。

孔子所述的儒教是在尋求研究人類社會中的良好生活方式中產生,佛教是尋求心靜平安,而老子道德經是以宇宙的自然原理為基點,並沒有無視人的肉體,把肉體和精神一同捕捉,所以說,老子道德經是更容易讓現代的人類去接受的一種哲學思想。

5 探求道教養生學的功法

中國醫學和相關文獻資料,是在平安時代到江戶時代期間,傳入日本。日本人,在本來所淺學的醫學知識基礎上,開始去學習、研究這些更深的內容。用古文所著成的中國醫學,令人很難去深入理解,直到江戶時代,有些人除了擁有醫學知識以外,還習得了“朱子學”,這樣才形成了當時所謂的“儒醫”。我想,在當時,對於日本人來說,面對這麼多的文獻資料,要去全部理解去採納,應該是相當的困難吧。

(連載)

通過閱讀此書,明白了宇宙和人類存在的關係,就會改變人生觀,充滿勇氣去面對人生,放棄固執己見,讓自我的人生變得豐富而精彩。所以說,老子的書,就如同人生的指南書一樣。≪解讀老子道德經≫一書,不是通過老子這一被神化的人物及之語言,而是通過沒有被神化的實踐哲學去接近更多的人類、去為他們述說老子,讓他們有所感悟,我想這是非常可貴的。

一般認為,現在有關老子解讀的被出版的書籍,已經有三千多種版本以上。而這本解讀老子道德經一書,從其解釋之出發點來說,作為現代最新的哲學書籍,可以說是有必要也有意義去閱讀的了。

另外,在哲學範疇,有關人的生與死的定義,用某些種法則給予了答案,可是,即使在18世紀的德國哲學界,有關於“人生之不可思議處”這一定義,並未做出明快的解答。

對於經受了空前的震災的現在的日本和日本人來說,就像尋覓一種希望一樣,正在摸索著有關這一問題的哲學或者宗教範疇上的解答。所以,我說,這是“老子道德經”的時代。因為,老子道德經的思想不是從人類社會為原點,而是主張,人類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所有問題的解答都是出於天地自然,宇宙之原理。

孔子所述的儒教是在尋求研究人類社會中的良好生活方式中產生,佛教是尋求心靜平安,而老子道德經是以宇宙的自然原理為基點,並沒有無視人的肉體,把肉體和精神一同捕捉,所以說,老子道德經是更容易讓現代的人類去接受的一種哲學思想。

5 探求道教養生學的功法

中國醫學和相關文獻資料,是在平安時代到江戶時代期間,傳入日本。日本人,在本來所淺學的醫學知識基礎上,開始去學習、研究這些更深的內容。用古文所著成的中國醫學,令人很難去深入理解,直到江戶時代,有些人除了擁有醫學知識以外,還習得了“朱子學”,這樣才形成了當時所謂的“儒醫”。我想,在當時,對於日本人來說,面對這麼多的文獻資料,要去全部理解去採納,應該是相當的困難吧。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