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在荷蘭失控 醫生協助潔癖病人結束生命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4日報導, 荷蘭2002年將安樂死合法化後, 每年選擇安樂死的人數激增, 其中因罹患精神疾病而決定結束生命的人數更是接連翻番。
在荷蘭, 如果有人因身體或精神疾病想要安樂死, 病人首先需要向醫生提出安樂死申請, 然後醫生和病人必須一致認同, 病人身處醫療無望狀態、遭受“無法忍受的”生理或長期精神病痛, 並且這種絕望狀態不存在改善的希望。 病情評估完成後, 病人的安樂死申請將遞交給一個倫理委員會作出決定, 通常結果會在一周內公佈。
荷蘭每年約有14萬人死亡, 其中4%是死于醫生協助 , 即安樂死。 這一數字仍在持續增加。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
在這56人中, 有36人的安樂死由來自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生命終結診所”的醫生們實施完成。 這些醫生手中握有一張長長的等待名單, 他們組成機動小組前往荷蘭各地幫助病人在自己家中結束生命。
“生命終結診所”的負責人是史蒂夫•皮勒特, 此前擔任一家美國IT公司歐洲分部的負責人。 他本周接受《每日郵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診所成立的目的之一是説明那些希望接受安樂死卻被拒絕的‘被遺忘人群’。 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癡呆病患、病因無法確診的疑難病症老年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他們都包括在內。
報導稱, 這名毫無醫學背景的診所負責人稱去年其診所收到了1234份安樂死申請, 1/3的申請者有精神問題。 並且, 其中很多精神病患者的安樂死要求已經遭到主治醫生的拒絕。 皮勒特解釋稱:“如果有人得了癌症且預後很差, 醫生們會用安樂死來縮短他們遭受的病痛折磨。 但你無法預見到一個精神病人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死亡, 因此決定是否結束精神病人的生命更加困難。 ”
因此, 皮勒特決定填補這個“市場空白”, 進軍安樂死商業領域。 2012年診所開業後, 接診的第一位安樂死精神病人是一個患有潔癖的54歲婦女。 診所的精神病醫生格蒂•卡斯特林在長達8個小時的問診後終於確定病人是真的想死, “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最終, 按照病人的要求, 她在自己選定的時間於自己家中接受了安樂死。 卡斯特林記得, 她和三名同事前往病人家中為其實施安樂死時, 病人看上去相當放鬆和開心, “她喝完一杯香檳後告訴我們, 她一直期待這個時刻的來臨、她想要獲得自由”。
對此, 有專家稱, 目前荷蘭安樂死的人數逐年上升、執行安樂死的標準也在不斷擴大, 這表明安樂死合法化導致安樂死形勢失控。 一位資深觀察人士警告稱:“‘瓶中妖怪’被放了出來, 很難再把它收回去了。 ”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4日報導, 荷蘭2002年將安樂死合法化後,
在荷蘭, 如果有人因身體或精神疾病想要安樂死, 病人首先需要向醫生提出安樂死申請, 然後醫生和病人必須一致認同, 病人身處醫療無望狀態、遭受“無法忍受的”生理或長期精神病痛, 並且這種絕望狀態不存在改善的希望。 病情評估完成後, 病人的安樂死申請將遞交給一個倫理委員會作出決定, 通常結果會在一周內公佈。
荷蘭每年約有14萬人死亡,
在這56人中, 有36人的安樂死由來自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生命終結診所”的醫生們實施完成。 這些醫生手中握有一張長長的等待名單, 他們組成機動小組前往荷蘭各地幫助病人在自己家中結束生命。
“生命終結診所”的負責人是史蒂夫•皮勒特, 此前擔任一家美國IT公司歐洲分部的負責人。 他本周接受《每日郵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診所成立的目的之一是説明那些希望接受安樂死卻被拒絕的‘被遺忘人群’。 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癡呆病患、病因無法確診的疑難病症老年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他們都包括在內。”
報導稱,這名毫無醫學背景的診所負責人稱去年其診所收到了1234份安樂死申請,1/3的申請者有精神問題。並且,其中很多精神病患者的安樂死要求已經遭到主治醫生的拒絕。皮勒特解釋稱:“如果有人得了癌症且預後很差,醫生們會用安樂死來縮短他們遭受的病痛折磨。但你無法預見到一個精神病人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死亡,因此決定是否結束精神病人的生命更加困難。”
因此,皮勒特決定填補這個“市場空白”,進軍安樂死商業領域。2012年診所開業後,接診的第一位安樂死精神病人是一個患有潔癖的54歲婦女。診所的精神病醫生格蒂•卡斯特林在長達8個小時的問診後終於確定病人是真的想死,“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慢慢理解到她的生活被恐懼完全控制。除了打掃衛生,她一整天什麼都不能做,維持一段親密關係更是不可能,她的整個生活都停滯了。”
最終,按照病人的要求,她在自己選定的時間於自己家中接受了安樂死。卡斯特林記得,她和三名同事前往病人家中為其實施安樂死時,病人看上去相當放鬆和開心,“她喝完一杯香檳後告訴我們,她一直期待這個時刻的來臨、她想要獲得自由”。
對此,有專家稱,目前荷蘭安樂死的人數逐年上升、執行安樂死的標準也在不斷擴大,這表明安樂死合法化導致安樂死形勢失控。一位資深觀察人士警告稱:“‘瓶中妖怪’被放了出來,很難再把它收回去了。”
癡呆病患、病因無法確診的疑難病症老年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他們都包括在內。”報導稱,這名毫無醫學背景的診所負責人稱去年其診所收到了1234份安樂死申請,1/3的申請者有精神問題。並且,其中很多精神病患者的安樂死要求已經遭到主治醫生的拒絕。皮勒特解釋稱:“如果有人得了癌症且預後很差,醫生們會用安樂死來縮短他們遭受的病痛折磨。但你無法預見到一個精神病人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死亡,因此決定是否結束精神病人的生命更加困難。”
因此,皮勒特決定填補這個“市場空白”,進軍安樂死商業領域。2012年診所開業後,接診的第一位安樂死精神病人是一個患有潔癖的54歲婦女。診所的精神病醫生格蒂•卡斯特林在長達8個小時的問診後終於確定病人是真的想死,“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慢慢理解到她的生活被恐懼完全控制。除了打掃衛生,她一整天什麼都不能做,維持一段親密關係更是不可能,她的整個生活都停滯了。”
最終,按照病人的要求,她在自己選定的時間於自己家中接受了安樂死。卡斯特林記得,她和三名同事前往病人家中為其實施安樂死時,病人看上去相當放鬆和開心,“她喝完一杯香檳後告訴我們,她一直期待這個時刻的來臨、她想要獲得自由”。
對此,有專家稱,目前荷蘭安樂死的人數逐年上升、執行安樂死的標準也在不斷擴大,這表明安樂死合法化導致安樂死形勢失控。一位資深觀察人士警告稱:“‘瓶中妖怪’被放了出來,很難再把它收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