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頸椎病發作時別亂按酸痛部位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 你是否在辦公室時刻用電腦, 地鐵裡手機、iPad不離手?每每工作到深夜時, 是否注意過頸椎附近開始酸痛?

“由於長時間低頭工作、上網等引起的勞損, 躺床上看電視、看書等不良姿勢, 生活中的這些壞習慣, 使得頸椎病呈高發低齡態勢。 ”杭州市中醫院推拿科主任羅華送主任中醫師, 作客本報名醫大講堂時說。

雖已到了大家都嫌熱的季節, 但我們的脖子依然很怕冷。 如果不注意保暖, 將脖子隨便暴露在冷風直吹的地方, 就很易誘使頸椎病發作。

反復“落枕”可能就是頸椎病

頸椎病分六種類型,

分別是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脊髓型, 其中神經根型病患, 占頸椎病患者的一半以上。

“患上神經根型頸椎病以後, 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頸、肩、背部的酸痛。 很多人的症狀會表現類似落枕, 常是只要休息一兩天就好而被忽視。 ”羅主任說, 在他接診過的患者裡, 就有過這樣的情況。

36歲的吳先生在單位負責接待工作, 他知道現在的白領易得頸椎病, 所以平日有空就去打羽毛球。 好長一段時間來, 常發現早上起床時脖子轉不過來, 休息一兩天或貼張膏藥會自行好轉, 他就以為是“落枕”。

不久前, 吳先生睡覺醒來, 發現自己再次“落枕”, 但過了兩天還沒見好, 反而疼痛更劇烈。 剛好到了與球友約好打球的日子,

吳先生想趁機鍛煉一下, 讓脖子好起來, 結果卻越練越糟。

一個後場高球, 吳先生本能地後退, 不小心摔倒, 手在地上撐了下, 瞬間產生劇烈疼痛感。 起初以為只是手臂肌肉的拉傷, 到了晚上卻越來越嚴重, 手也舉不起來, 只好去醫院。

“病人一說症狀, 我就大致知道他得的是頸椎病, 後來拍了片子, 確定真的是神經根型頸椎病。 ”羅主任說, 其實在他出現落枕症狀時, 就已是神經壓迫, 因沒引起重視, 後來壓迫越來越厲害, 最終導致神經嚴重損傷, 需要比較長時間的康復治療才行。

頸椎病急性發作期別亂推拿按摩

當脖子酸、肩膀痛時, 正是頸椎病發作的普遍症狀, 不少人因工作忙, 而嘗試用非正規的推拿按摩等理療法來幫助緩解症狀,

殊不知, 由於診斷不明確, 或處於急性期, 此時對頸椎亂推亂按, 反倒會加重病情, 甚至造成癱瘓。

45歲的邱女士, 患頸椎病多年, 一直以來, 她習慣了發病時去家附近推拿店按摩。 有一次, 她感到頸椎酸痛後, 趁休息時又去推拿店, 沒想到推拿師傅在脖子上按了下, 當時四肢末端就好像觸電一樣。 之後, 右側身體就動不了了。

起初, 邱女士以為自己中風了, 但經醫生診斷, 她是因頸椎病造成的半身麻痹。 “原本是由急性炎症、水腫造成了頸椎的陣痛, 這個時候是不能亂按的。 ”羅主任提到邱女士的病情時說, “椎管內的壓力很高, 外力壓下去之後會造成壓力的再次提高, 會造成病狀的加重。 ”

羅主任提醒說, 當頸椎病急性發作時,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制動, 就是不要去動酸痛的部位, 讓身體對水腫炎症自我吸收, 讓炎症消退。 最好還是去醫院就診, 採取正規治療。

做四件事可以鍛煉頸部肌肉

羅主任說, 頸椎病的發生和椎間盤退變間, 有著很大關係。 椎間盤是一種膠狀物, 用於支持椎體的高度。 20歲時, 人體椎間盤會成長到頂峰狀, 水分含量和彈性最高;20歲後, 水分含量逐年減少, 造成椎體間的高度下降。

高度降低後最直接的影響, 就是周圍組織出現鬆動, 使得頸椎進入不穩定狀。 當然, 人體自身會調整、適應, 從而重新建立穩定狀。 “人的一生, 頸椎就是在這種不穩定、重建穩定和再穩定中迴圈。 ”羅主任說。

重建穩定過程, 據每個人肌肉力量的好壞, 需要時間不同。

這段時間裡, 小關節位置易偏移而引發炎症, 從而伴隨著疼痛症狀, 這就是頸椎病急性發作。 但要是肌肉力量好, 這個適應時間可縮短, 所以就會有人儘管頸椎退變很明顯, 但一輩子都沒頸椎病發作症狀。

在羅主任看來, 想要讓自己的頸椎病少發作, 主要得做好四件事。

一是不要長期使頭頸部處於單一姿勢位置, 如長時間低頭工作、上網、玩手機、刷微信等, 這樣會導致頸部肌肉的勞損。

二是改掉生活中的那些不良坐姿, 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等。

三是做好頸部的保暖工作。 因為風、寒、濕因素可以降低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 可使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淋巴回流減慢、軟組織血循環障礙, 繼之產生無菌性炎症,

致頸椎病發作。

四是加強頸背部肌肉的鍛煉。 做做啞鈴操, 可以鍛煉上肢肩帶、後群肌肉;通過咬牙切齒的動作鍛煉頸部前群肌肉;快步走或游泳可以鍛煉到全身的肌肉, 但要注意游泳時水溫保持在26℃以上避免寒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