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聲導抗測聽是什么檢查

人們在入院檢查的時候, 會根據具體的病情, 進行相應的檢查, 而不同的檢查方式, 自然是為了檢查不同的問題。 目前的臨床醫學中, 用于檢查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種的, 比如說在近年來愈發流行的聲導抗測聽檢查, 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檢查方法。 那么, 聲導抗測聽是什么檢查呢?

一、聲導抗測聽是什么檢查

聲導抗是“聲阻抗測試”和“聲導納測試”的合稱。 測試包括鼓室聲導抗和聲反射, 主要測試中耳病變, 結合純音聽力測試對聽損進行定性定量的定位診斷。 測試結果1、外耳道體積:正常值兒童0.7-1.0ml, 成人1.0-1.5ml, 鼓膜穿孔體積增大。 2、鼓室圖5種(A型、B型、C型、Ad型和As型)A型:鐘型, 峰值在0daPa(正常范圍在-100daPa—+100daPa)峰值的幅度在0.3-1.6ml. B型:鼓室聲導抗平緩, 幅度小于0.3ml, 見于鼓室積液叮嚀栓塞等。 C型:圖形形態正常, 但偏負壓超過-150daPa, 幅度在正常范圍, 見于咽鼓管功能障礙。

二、測試目的

人的中耳是一種阻抗匹配裝置, 它可將聲能轉化成機械能并放大, 如果在聲音的傳導通路上有病變如中耳腔積液、聽骨鏈病變或有新生物改變了阻抗匹配性能, 妨礙了聲音的有效傳導, 就會導致傳導性耳聾。 聲導抗測試的目的就是要分析中耳的狀況。

三、臨床應用

鑒別感音神經性耳聾是蝸性還是蝸后性可以用聲反射來確定。 如果感音神經性耳聾是蝸性, 聲反射閾值則比正常人要低, 如果聲反射閾值≤60db, 就說明有重振, 提示這種感音神經性耳聾是蝸性耳聾。 聲刺激引起鐙骨肌收縮是不受意志支配的反射活動,

而純音測聽必須依賴受試者配合才能進行。 聲反射的客觀特性可用以鑒別非器質性聾。 一般說來, 聽力損失越重, 聲反射引出的機會越少。 一般感音神經性聾聽力損失至 30dB以上, 有些聲反射就難以引出。

耳蝸性聾由于重振關系, 聲反射消失較晚, 其聲反射閾的感覺級隨聽力損失增多而縮小, 當聲反射閾的感覺級小于 15dB(SL)時, 就很難引出反射。 在比相應頻率“聽閾”低的水平引出反射是不可想像。 這種情況顯然是非器質性聾的表現。 但由于此法并非實際聽閾測試, 只是測定患者對聽閾上高強度聲響的反應。 因此, 只有在受試者主訴聽力損失大于聲反射閾的情況下才有實用意義, 否則不能排除耳蝸性聾重振陽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