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腸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é Chánɡ Cǎo
【別名】抽筋草、伸筋藤、伸筋草、壯筋丹、雞卵菜、鵝兒腸、白頭娘草、雞娘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牛繁縷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osoton aquaticum Moench.[Cerastium aquaticum L.;Stellaria aquaticaarta (L.) Scop.;Malachium aquaticum(L.) Fries」
採收和儲藏:春季生長旺盛時採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二年或多年生草本, 高20-60cm。 莖多分枝, 下部伏臥, 上部直立, 節膨大, 帶紫色。 葉對生;下部葉有短柄, 長2-18mm, 疏生柔毛, 上部葉無柄或抱莖;葉片卵形或卵狀心形, 長2-5.5cm, 寬1-3cm, 先端急尖, 基部近心形, 全緣, 有時有緣毛。 二歧聚傘花序頂生, 花梗細長, 有短柔毛;萼片5, 基部連合, 頂端鈍, 被短柔毛;花瓣5, 白色, 長於萼片, 2深裂至基部;雄蕊10;子房上位, 花柱5, 短線形。 蒴果卵形, 先端5瓣裂, 每瓣頂端再2裂。 種子多數, 扁圓形, 褐色, 有瘤狀突起。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0m以下的山野陰濕處或路旁田間草地。
資源分佈: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20-60cm。 莖光滑, 多分枝;表面略帶紫紅色,
【性味】甘;酸;性平
【歸經】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主肺熱喘咳;痢疾;癰疽;痔瘡;牙痛;月經不調;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或鮮品60g搗汁。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或煎湯熏洗。
【附方】①治高血壓: 鵝腸草五錢。 煮鮮豆腐吃。 (《雲南中草藥》)②治痢疾: 鮮鵝腸菜一兩。 水煎加糖服。 ③治癰疽: 鮮鵝腸菜三兩。 搗爛, 加甜酒適量, 水煎服;或加甜酒糟同搗, 敷患處。 ④治痔瘡腫痛: 鮮鵝腸菜四兩。
【各家論述】
1.《雲南中草藥》:清熱, 舒筋。 治大葉肺炎, 高血壓, 月經不調。
2.《陝西中草藥》:清熱解毒, 活血祛瘀。 治癰疽, 牙痛, 痔瘡腫痛, 痢疾。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