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要比女生身體出汗的頻率會更高,
而且更容易出現大汗淋漓的現象,
生理性出汗是正常的,
因為這個季節總是容易出汗,
只要控制好身體的體溫,
保持好室內通風,
必要的時候可以開空調,
這樣能緩解經常容易出汗的現象。
1、生理性出汗寶寶多汗大多是正常的,
醫學上稱為生理性多汗。
這是因為嬰幼兒的皮膚含水量以及皮膚表層微血管的分佈都更多,
這樣寶寶皮膚新陳代謝更旺盛,
使得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多了。
另外,
汗腺的分泌是受植物神經來調節的,
寶寶由於沒有發育完全,
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自然比較弱。
這樣一來,
即使在晚上睡眠時,
寶寶的植物神經依然處於興奮狀態,
所以剛入睡時也很容易出汗。
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
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
可使機體產熱增加,
在睡眠時,
皮膚血管擴張,
汗腺分泌增多,
大汗淋漓,
有利於散熱。
其次,
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
胃液分泌增多,
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
導致小兒入睡後出汗增多,
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時之內。
此外,
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
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溫馨提醒出汗多的寶寶,
體內水分的流失也較多。
因為出汗會使寶寶失去一定量的鈉、氯、鉀等電解質,
特別是寶寶發燒的時候,
如果出汗多,
就很容易發生脫水。
2、病理性多汗寶寶由於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過多,
表現為安靜時或晚上一入睡後就出很多汗,
汗多可弄濕枕頭、衣服,
稱之為“病理性出汗”。
如嬰幼兒活動性佝僂病、小兒活動性結核病、小兒低血糖、吃退熱藥過量及精神因素,
如過度興奮、恐懼等。
有的寶寶有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也可引起病理性出汗。
每種疾病除了出汗多以外,
還有多種其他疾病表現,
父母需帶寶寶去醫院就醫,
進一步做有關的檢查。
3、活動性佝僂病1歲以下的嬰兒多汗,
若缺少戶外活動不曬太陽,
沒有及時添加魚肝油、鈣粉,
爸媽則應觀察寶寶除了多汗外,
是否伴有佝僂病的其他表現,
如夜間哭鬧、睡在枕頭上邊哭邊搖頭而導致後腦勺枕部出現脫髮圈(又見枕禿)、乒乓頭(枕骨處骨質變軟,
捫之似摸乒乓球的感覺)、方顱(前額部突起頭型呈方盒狀)、前囟門大且閉合晚等。
父母應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檢驗,
以明確診斷。
4、小兒活動性結核病寶寶往往不僅前半夜汗多,
後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
稱之為“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