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騰與中國的飲食文化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數千年來, 龍的影響延伸到中國文化的多個領域, 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之中。
甲骨文中的"龍"字, 形象地描繪了人們觀念中龍的形象, 而青銅器、玉器上的龍紋 也同甲骨文中的"龍"字相似。 像安徽阜南出土的一件商代盛酒器--"龍虎銅尊"上龍的形象已不同於自然界中任何一種動物, 而是從鳥獸魚蟲各類動物中選擇某一部分重新組合, 融成一個有機整體。 當時, 龍的形象主要包括頭、冠飾、角、目、耳、鼻、嘴、眉、足、鱗(羽毛)、尾和軀體等部分。 我們稱之為"真".
通過龍的形象的變化, 我們去追尋龍起源的原因,
在先民的心目中, 龍既然是神物, 當然也就在觀念上將龍同祥瑞聯繫到一起了。 人們用龍比喻美好的事與物, 龍的形象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人們使用的飲食器皿和一些灶具上, 更是常見龍的形象。 它或是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的嚮往, 或是營造一種莊嚴尊貴的氣氛。 這些龍的姿態各具時代特色, 有的曲體盤繞, 有的穿雲騰越, 有的信步前行, 有的蓄力待發。
鬥轉星移, 我們的祖先所創造的"龍"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仍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仍能從心底喚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附:粽子的來歷 粽子的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 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 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 因水中含堿, 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 煮熟就成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 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 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 還有“蜜餞粽”, 見蘇東坡“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名。 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 木車牛馬作的廣告, 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 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 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 璀璨紛呈。 現今各地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