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去火的中藥不宜服用超過七天

秋季相對乾燥的氣候會加重內火的蓄積, 很多人會選擇儲備一些傳統的“清火藥”用來清火。 可是每個上火部分的不同, 用的藥也是不同的, 如果不對症下藥, 也很可能造成“火上澆油”的局面, 讓身體受到更大的損害。

中醫把內火分為五種, 分別對應了五臟。 “心火”的主要症狀是舌尖發紅, 反復出現口腔潰瘍;“肺火”主要是不斷乾咳等呼吸系統症狀;“肝火”則主要表現為煩燥易怒, 舌邊尖發紅、雙目發紅;“胃火”旺盛則往往導致口臭、牙齦出血、便秘等。 而由於腎虛導致的虛火旺盛則表現為盜汗、煩熱、失眠等。 這些不同的上火症狀必須用不同的藥物來進行調理。

去火的首選還是水煎中藥, 湯劑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增減和配伍。 比如上火的同時還伴有脾胃虛寒, 這時候配的藥裡就可以加入溫性的藥材以中和去火藥對脾胃的傷害, 而這種效果是中成藥無法達到的。 此外如果症狀剛起來不是很嚴重的時候, 也可以選用金銀花、蒲公英、菊花等中草藥, 連續服用一周左右。 脾胃虛寒的人不宜。

選用中成藥來去火的患者一定要對症選擇。 “心火”旺盛者, 可以選擇“導赤丹”, “肺火”旺盛者可以選擇“羚羊清肺丸”, 調理“肝火”適宜使用“龍膽瀉肝丸”, 去“胃火”可以用“牛黃清胃丸”, 虛火上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六味地黃丸。

一定要提醒的是, 如果選用中成藥去火, 不要超過一周, 因為去火超過一周會把腎陽也一起清掉, 造成腎衰, 建議在服用這些去火藥的時候, 最好選用的是不入腎經的藥一起吃, 以保存腎陽。 所以才會有“是藥三分毒”的說法, 其實就是用藥沒用好的緣故。 如果一周以後症狀還是不能緩解, 說明是其他的問題, 此時還是去醫院請醫生來進行檢查, 重新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