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清理腸道有效良方

腸道是人體最主要的消化系統中最重要的部位。 腸道問題值得每一個人重視, 腸道問題多半與多食油膩多飲酒吸煙以及不規律的生活方式造成。 清理腸道可以保證油脂不在腸道部位淤積造成消化不良等問題。 在這裡介紹一個方子--清理腸道湯。

清理腸道湯

清理腸道湯, 中藥藥方。 方出名醫印會河臨床應用。 主治結腸炎或結腸潰瘍。

中文名清理腸道湯 原 料小條芩12克, 赤白芍 功 能清腸燥濕, 除積導滯, 解毒消炎 主 治濕熱停漬大腸而引起的大便次頻

組成

小條芩12克, 赤白芍各15克, 粉丹皮12克, 桃仁12克, 生苡仁30克, 冬瓜子30克(杵), 馬齒莧30克, 敗醬草30克

功能

清腸燥濕, 除積導滯, 解毒消炎。

主治

濕熱停漬大腸而引起的大便次頻, 中帶粘垢, 便後有不盡感, 或見肛門下墜、疼痛等證, 在現代醫學多認為系結腸炎或結腸潰瘍。

用法

先將諸藥浸泡在清水中, 水須沒藥渣一寸左右。 約半小時後, 以文火煎煮, 沸後再煎10分鐘, 然後倒取藥汁約100毫升, 溫服。 第二次煎藥時, 用水可較頭煎略少, 因藥渣已經濕透、其餘煎煮同前。 服藥時間宜與吃飯隔一小時以上, 飯前飯後均可。

方解

本方系脫胎于“芍藥湯”、“大黃牡丹皮湯”, 去除其中的因於瀉下而增添病人痛苦的大黃、芒硝等藥,

增加消炎、解毒的敗醬革、馬齒莧等藥, 著眼於大腸的炎症。 通過“肺與大腸相表裡”的基礎理論, 選擇一些既治肺又治大腸的藥物, 如黃芩、桃仁、苡仁、冬瓜子等。 這樣既使大腸積垢之腑實證與脾虛水瀉有所區分, 同時又與便膿血的痢疾劃清界線。 特別是把民間治痢疾、消大腸炎症的馬齒莧用進正方, 為治療本病增加了療效。 為此, 本人認為:藥無論其貴賤, 能治病就是好藥;方無論其大小, 能對症就是好方。 我的老師, 多至記數不清, 但對於說空話不會治病的, 就從不服膺。

加減

後重甚者, 加廣木香3克、檳榔6克以導滯行氣;熱象明顯者, 加川黃連6克, 以清熱燥濕消炎;病延日久, 加肉桂3克以厚腸化濕;下腹脹滿,

加炒萊菔子15克以下氣寬膨。

按語

便垢不爽, 病在大腸。 大腸乃六腑之一, 以通為順, 不利於藏;且腸垢乃濕濁所成, 留於腸內有礙傳導, 清除出腸則利於降濁, 故本方用開利肺腸之品, 其意在消腫消炎解毒, 而無致痛致瀉之弊, 故較之枳實導滯、木香導滯諸方,

均為興利除弊之作。 有以為今人不如古人者, 不足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