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

艾灸有哪些養生功能?

無論是調節陰陽、調和氣血, 還是溫通經絡, 扶正祛邪, 都可以幫助人體保持機能的正常, 起到保健養生防病治病的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可以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 艾灸對胃液的分泌有雙向調節作用;對膽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艾灸對循環系統也有促進作用。 艾灸不僅可以使施灸部位灼熱溫暖, 局部血容擴張, 促進血液迴圈, 而且可以改變全身的情況。

艾條灸:是以艾絨製成艾條(叫做清艾條, 市面上一般中藥店就有售), 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後, 在選取好的的位上熏灸的方法。 如果使用的是在艾絨中加入了性溫芳香等藥物製成艾條(藥艾條),

再進行熏灸, 這樣的方法則叫做“藥條灸”。

艾條灸的方法又分為懸起灸和實按灸等。 這裡主要介紹懸起灸。

懸起灸:是將點燃的艾條懸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 艾灸時, 點燃的艾條一端距離皮膚約3cm, 一般每穴灸5-10分鐘, 灸至皮膚有溫熱感、溫熱發紅, 而又不致產生灼痛和燒傷皮膚為宜。

溫和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 在距離穴位3cm左右的高度進行, 以局部有溫熱感、溫熱發紅, 而不致產生灼痛為宜, 本法適用於寒證、虛寒證、虛弱症等多種病症, 是一種最為常見的養生保健灸方法。

雀啄灸:是將艾條的一端點燃, 在施灸的穴位上, 一上一下連續如同鳥雀啄食一樣, 而不是把點燃的艾條固定于施灸部位相對穩定的距離上。

本法一般用於昏厥的急救以及一些小兒的疾患。

迴旋灸:將艾條一端點燃, 在距離施灸的皮膚約3cm處, 在以穴位為中心3-5cm直徑的範圍內, 順時針方向, 迴旋往復熏灸, 如畫圈一樣。 本艾灸適用於寒證、風濕痛、神經性麻痹及某些皮膚病的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