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艾灸圖
腰間盤突顯癥是在腰間盤產生退行性病變以后, 使纖維環裂開, 髓核突顯, 刺激性或神經受損根而造成腰痛, 并伴隨腰椎壓迫神經放射性疼痛等病癥為特點的一種變病。 以腰背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發麻及覺得出現異常主導, 情況嚴重由此可見肌肉癱瘓、間歇性跛行、脊柱姿態改變及馬尾綜合征等。 今日我們就來解讀一下腰間盤突顯艾灸圖。
腰間盤突顯艾灸圖——辯證艾灸穴位
(一)腎虛型:腰腳部疼痛以酸痛主導, 喜按喜揉, 腿膝乏力, 遇勞更甚, 臥則緩解, 常反復發病。 偏陽虛者, 則少腹拘急, 臉色白, 手腳不溫, 小便不利, 少氣困乏, 舌淡, 脈沉細。 偏陰虛者, 則心悸失眠, 口燥喉干, 面色潮紅, 手足心熱, 舌紅少苔, 脈沉歷數。 艾炙以腰間盤突顯位置的腰脊穴區、骶脊穴區主導, 配兩者之間相對性應的背俞穴區。 每天1次, 灸6休1。
(二)血淤型:腰腳部疼痛如刺,
(三)寒癥型:腰腳部冷痛重著, 腰轉側不好, 慢慢加劇, 靜養疼痛不降, 遇下雨天則加劇。 苔白膩, 脈沉而緩慢。 艾炙同腎虛型。
(四)濕熱型:腰部疼痛, 腿軟無力, 痛點伴隨風感, 受熱或下雨天痛增, 活動后痛減, 惡熱口干, 小便赤黃。 苔黃膩, 脈濡數或弦數。 艾炙腰脊穴區、骶脊穴區、陰陵泉穴區主導, 配兩者之間相對性應的背俞穴區。 臀部疼痛者, 加環跳穴區。 下肢后面疼痛者, 加委中穴區、承山穴區、足踝外穴區。 下肢兩側疼痛者, 加風市穴區、膽囊穴區、足背穴區。 每天1次, 灸6休1。
中醫學覺得, 腰間盤突顯癥屬“痹證”, 系風、寒、濕三氣雜合為之痹, 為督脈與膀光受病主導, 若腎精孱弱, 寒癥濕濁趁虛而入, 結于筋絡肌骨經久不散, 加上虛損過多, 扭閃挫跌復致筋絡損傷、經脈瘀阻, 不通則痛。 醫治以調補虛, 舒筋活血, 活血化淤, 去除痹邪, 通脈止疼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