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偏癱肢體疼痛怎麼辦?

人們平時常說的偏癱, 醫學上又稱為半身不遂, 患者會出現非常嚴重的運動障礙, 值得一提的是, 偏癱的嚴重程度是不一樣的, 有些患者出現的是輕度偏癱, 有的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偏癱, 症狀都會有所不同, 有些患者的肢體會出現疼痛的, 這時候該如何解決呢?

偏癱肢體疼痛怎麼辦?

偏癱又叫半身不遂, 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 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 當腦血管病進入恢復期後, 如不及時進行康復鍛煉, 偏癱側肢體就會發生攣縮、僵硬、畸形, 甚至引起劇烈疼痛, 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按照偏癱的程度, 可分為輕癱、不完全性癱瘓和全癱。

輕癱:表現為肌力減弱, 肌力在4~5級, 一般不影響日常生活, 不完全性癱較輕癱重, 範圍較大, 肌力2~4級,

全癱:肌力0~1級, 癱瘓肢體完全不能活動。

偏癱肢體為什麼會出現疼痛現象呢?一般來說, 引起癱瘓肢體疼痛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在患者出現偏癱後數月會出現肩關節周圍炎, 其臨床初期表現為上臂外展和上抬時疼痛, 以後逐漸加重, 病人出現持續性上臂和手劇烈疼痛, 往往使患者難以入睡, 而無望地哭泣, 並懇求醫生或別人不要動他的肩臂。

此外, 足趾嚴重屈曲、內收, 肘、膝關節屈肌萎縮, 跟腱縮短, 當觸地受壓或活動時, 也常引起患肢疼痛。

二、患者在上肢完全癱瘓後, 肩關節周圍肌肉鬆弛, 再加上重力的影響, 會使肩關節因受到牽拉而發生半脫位。 病人經常感疼痛或不適,

尤其是在給患肢被動運動時, 疼痛就更厲害。

肩關節出現這種功能是由於當肢體癱瘓後, 肩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鬆弛, 固定關節的功能減弱, 加之重力作用, 肩關節就會離開關節窩, 滑到下面去了, 臨床上就出現肩關節外形改變, 並產生疼痛

。 三、在腦血管病後1-3個月, 患者會出現肩手綜合征, 引起病人出現後肩痛、手痛的現象, 此時如不及時治療, 則有可能引起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