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秋季養生食譜 六款美食有效防秋燥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中醫的養生觀和四季運行之道緊密相聯系。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 此時應該使用一些涼性和寒性的中藥材入膳, 以下推薦6款美食幫你對付秋燥, 讓你安然度過多事之秋, 一起來看看。

1、絲瓜豆腐羹

用料

嫩絲瓜、豆腐、雞湯、雞蛋;精鹽、黃酒、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嫩絲瓜洗凈去皮及兩頭, 與豆腐一起切成小丁, 分別焯水。 鍋中加入雞湯, 調以精鹽、黃酒、胡椒粉各適量燒沸, 下絲瓜丁、豆腐丁、蔥姜末, 加熱燒開后用水淀粉勾芡, 攪入雞蛋液、少許味精, 淋上幾滴雞油, 湯汁澄清、口味咸鮮清淡的佳肴就做成了。

2、蓮藕炒肉

用料

蓮藕、五花肉、生姜、玉米淀粉、生抽、五花肉、食用油。

做法

將五花肉洗凈切塊, 加入適量的鹽、玉米淀粉、生抽、食用油腌制10分鐘;將蓮藕去皮切成薄片, 生姜去皮切絲。 熱鍋倒油, 放入蓮藕翻炒幾下, 加點清水蓋上蓋子煮2分鐘后,

加入適量鹽調味后起鍋。 另起油鍋, 下姜絲爆香, 倒入五花肉, 變色后加點清水, 蓋蓋煮開, 加入剛炒好的蓮藕, 翻炒均勻即可。

3、糖醋小排骨

配料

小排骨、淀粉、青紅椒、姜、雞蛋

做法

打散的雞蛋液加入適量鹽, 雞精, 和一點米酒拌勻, 再加入排骨中拌勻, 腌10分鐘入味。 把腌好的排骨均勻沾上淀粉, 并用手捏緊防止脫落。 小火慢炸排骨至表面金黃, 全熟時撈出。

另起鍋, 放少量油, 放入姜片, 青紅椒略炒。 把已經炸熟的排骨回鍋快速翻炒一下, 炒勻即可關火。

功效:豬排骨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于氣血不足, 陰虛納差者。

4、姜爆鴨

配料

鴨半片, 姜, 青椒, 蔥蒜, 豆豉, 辣椒醬, 甜面醬

做法

鴨子剁塊, 姜一小塊拍破, 另外的全部切絲, 青椒切絲;油熱后下蔥姜蒜炸香后放鴨子干爆, 直到把鴨子爆的干干的才可以;油8成熱, 放豆豉, 辣醬, 甜面醬炒香后放姜絲煸一會, 最后放爆好的鴨子, 白糖, 和青椒翻炒幾下即可

功效:滋陰, 補虛, 養胃, 利水。

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適宜肝硬化腹水者食用,

適宜肺結核患者食用, 適宜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5、涼拌蓮藕

用料

蓮藕、白糖、白醋、香油、鹽。

做法

將蓮藕去皮切洗凈, 切成薄片。 將切好的蓮藕用開水焯1、2分鐘, 然后放入涼水中。 把蓮藕片裝入大大碗中, 依次加入適量的鹽、糖、醋和香油, 攪拌均勻即可。

6、醋椒魚

配料

黃魚1條, 香萊、蔥、姜、胡椒粉、黃酒、麻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黃魚洗凈后剞成花刀紋備用, 蔥、姜洗凈切絲。 油鍋燒熱, 魚下鍋兩面煎至見黃, 撈出淋干油:鍋內放少量油, 熱后, 將胡椒粉、姜絲入鍋略加煸炒, 隨即加入鮮湯、酒、鹽、魚.燒至魚熟, 撈起放入深盤內, 散上蔥絲、香菜;鍋內湯汁燒開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攪勻倒入魚盤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