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斤美國胖男29歲去世!肥胖的壞處比你想象的更多
曾因參加真人秀節目《沉重人生》而廣為人知的美國男子肖恩米利肯近日突然去世。 他的父親在社交媒體上證實, 自己的兒子因感染進入得州一家醫院治療, 于17日因并發癥去世, 年僅29歲。 在他參加節目前, 體重甚至一度飆升至900磅(約408公斤), 無法站立超過30秒。 值得一提的是, 米利肯早前接受采訪時曾提到, 如果自己體重始終降不下來, 恐怕活不過30歲。
肥胖在臨床上診斷以體重指數(BMI)為標準, 即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正常亞洲人的BMI指數在18.5~24.9之間, 25~27.4之間為超重, 27.5以上即為肥胖。 現代醫學的多項研究都表明, 肥胖給人帶來的嚴重后果, 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多。
肥胖是“三高”最危險的信號
II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目前認為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從臨床看, 肥胖的II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特征。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曉蕙表示,
另一方面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在40—50歲的肥胖者中,高血壓的發生幾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 一個中度肥胖的人,發生高血壓的機會是體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輕度肥胖者的2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 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
過度肥胖可增加患12種癌癥風險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CRF)近期出爐的一份報告顯示, 過度肥胖與12種癌癥存在密切關聯, 并且肥胖在全球呈現上升趨勢。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報道,
最新的這份報告顯示, 肥胖恐會致人類患上12種癌癥的風險, 它們是: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膽囊癌、肝臟癌、結腸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和腎臟癌。 該研究還發現, 在18年的隨訪中, 近1萬名女性患上了與肥胖相關的癌癥。 同時, 肥胖與絕經后乳腺癌和腎癌的風險增加均有關。
肥胖女性更易患婦科病
很多女性朋友都被婦科病困擾, 哈醫大四院婦科主任韓世愈教授介紹, 追溯婦科病的根源, 一些婦科病可能是因為過于肥胖而導致的。
月經不調:肥胖的人體內脂肪較多, 脂肪中有一種物質是可以轉變為雌激素的, 脂肪越多, 轉變的雌激素也就越多, 導致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 卵泡發育不好, 反過來又影響卵泡合成雌激素, 達不到高峰值, 從而影響排卵, 月經也就不正常了。
不孕不育:女性超重會影響其排卵期、受孕能力及胎兒早期發育, 并且孕前女性如果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肥胖, 容易患多囊卵巢綜合征, 使卵泡不易成熟, 影響正常排卵, 造成不孕。
乳腺癌:研究發現, 在絕經前, BMI與乳腺癌發病率之間并沒有相關性, 在絕經后, BMI與乳腺癌發病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 也就是說, 絕經后的女性越是肥胖, 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性越高。
多囊卵巢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異質性的內分泌紊亂疾病, 而肥胖在這種疾病中起了重大作用, 如果過于肥胖, 往往增加了女性患多囊卵巢綜合征的風險性, 因此控制體重極為關鍵。
重度肥胖可以采用手術治療
對于一般肥胖來說, “管住嘴、邁開腿”就可以控制體重了。 而對于重度肥胖, 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普通外科主任張忠濤教授介紹, 目前較為有效的微創解決方案有兩種:一種是腹腔鏡胃旁路術, 一種是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 其中, 袖狀胃切除術的原理是減少胃容量、降低刺激產生饑餓感的荷爾蒙分泌, 俗稱“胃變小了”;而胃旁路術是通過改變胃腸道結構、關閉大部分胃功能、減少胃空間和小腸的長度來實現的,
相對于不接受減重治療的患者而言, 減重治療降低肥胖者患糖尿病風險83%。 減重治療后一年平均體重降低31千克, 體重降低后可以有效緩解體重對于骨骼的壓力, 從而緩解骨關節炎。 減重治療還可以有效解決和改善心血管疾病, 70%以上的患者高血脂得到了改善, 78.5%以上的患者改善了高血壓癥狀。
參考資料:
健康時報網《世界癌癥基金會:過度肥胖可增加患12種癌癥風險》
健康時報《肥胖也能導致婦科病》
健康時報《重度肥胖可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