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人夏季起床一分鐘要注意
中醫認為心為一身之主, 臟腑百骸皆聽令於心, 故為君主。 心主神, 為神明之用, 也就是說心在人的各臟器中起主導作用, 而且人的精神思維活動與心有關。 在中醫認為, 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 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 心對應夏, 也就是說在夏季, 心陽最為旺盛, 同時也提醒人們要順應天氣的變化, 重點保養心臟。
有調查表明, 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和中風的發病以清晨為高, 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原因, 有很大一部分是起床時的一些危險動作。 如早上尿急, 猛地爬起來上廁所……這個不經意間的動作, 卻很可能讓病患的身體遭受重創, 甚至危及生命。
人在睡眠時, 大腦皮層處於一種休眠、抑制狀態, 各項生理機能都維持著低速運轉, 代謝水準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醒來後, 如果立即下床或動作較大,
很多人有用鬧鐘的習慣, 在最晚時刻鈴聲一響, 就猛的一下坐起來, 其實這個動作極危險。 大家都知道, 脖子的活動主要靠頸部的肌肉收縮來完成。 早上, 頸部肌肉經過了一夜的休息, 處於鬆弛狀態, 如果猛地起床, 很容易損傷頸部肌肉筋膜和韌帶, 導致頸椎小關節錯縫(俗稱錯位), 嚴重者甚至導致椎動脈缺血, 出現短暫性腦供血不足, 引起腦梗等。
還有很多老年人夜尿比較多, 經常在半夜被尿憋醒, 急於起床排尿, 也會因起床動作過猛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甚至, 一些骨質疏鬆的人因起床太猛而出現骨折, 也不鮮見。
由此可見, 起床看似小事, 卻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 那麼, 如何預防起床發生意外呢?俗話說早上起來等等魂兒,
因為, 人有生理節奏, 從熟睡狀態交替到活動狀態時, 一定不能急, 可將簡單的起床動作分為三步走, 做到三個一分鐘, 就可以減少心絞痛、腦出血等疾病的發生。
醒後躺在床上一分鐘:躺著時, 血液迴圈比較慢, 黏稠度也高。 如果醒來先躺一下, 伸伸懶腰, 可促使血液慢慢流動。
坐起靠在床頭一分鐘:這個半坐的體位使心臟和血管的負擔開始加重, 這是一個適應過程、預熱過程。
雙腿下垂再等一分鐘:起床後不要立即站起, 坐在床邊覺得反應正常了再下床。 這是再一次預熱, 使心跳加快, 改善腦供血狀況。
另外, 如果覺得三個一分鐘太簡單,
轉動眼睛:眼球可順時針和逆時針運轉, 能鍛煉眼肌, 提神醒目。
擦面叩齒:仰臥床上, 兩手擦熱, 再擦面20次左右。 同時, 配合叩齒36下, 將產生的唾液緩慢咽下, 還可用舌頭舔上下牙齦和內外牙齦數次。 可改善面部微循環, 防治老年斑, 減少臉部和頸部的皺紋, 固齒健腦。
搓胸揉腹:平臥在床, 以雙手掌根部依次從上至下、從外至內, 搓熱前胸及兩肋, 以達到寬胸理氣的效果。 再用雙手掌心交替, 順時針方向輕摩臍周各20次, 有助於改善各臟腑機能。
按摩梳頭:坐在床上, 十指代替梳子, 從額頭到頸部, 沿耳朵的兩側到頭頂, 反復數十次,
提耳鳴鼓:用右手經由頭上拽提左耳, 再用左手經由頭上拽提右耳, 這樣反復多次, 然後再用雙手掌捂住雙耳有節奏按壓, 用雙手指敲打後枕骨, 鳴天鼓(聽到鼓一樣的聲音)反復多次, 可清腦降壓。
擴胸轉腰:披衣坐起, 雙肩下沉, 放鬆背部, 擴胸20次左右, 用腰帶動身體分別向左右各轉動20次, 有助舒張心肺血管, 增強供氧能力。
蹬摩腳心:仰臥以雙足根交替蹬摩腳心, 使腳心感到溫熱, 起床後還可用手搓腳心, 即指按摩足底中心部位的湧泉穴, 可促使全身血液回流, 有活經絡、健脾胃、安心神等功效。
中醫提醒:心臟病患者夏天須注意起居有序, 做好防暑降溫, 保證正常睡眠, 保持情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