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經損傷
前庭神經損傷最大的癥狀表現就是出現眩暈現象, 嚴重的會出現嘔吐的反應。 這種疾病產生的原因有可能是身體受到感染而導致的前庭神經發炎。 在發病時患者最好躺下休息, 可以使用一些抑制類的藥物或抗病毒類的藥物, 具體的治療方法及用藥還是要根據醫生的建議執行。
前庭神經損傷的原因
前庭神經受損最常見的癥狀為眩暈及眼球震顫。
(一)急性前庭神經炎80%病人在呼吸道或胃腸道感染后, 多于晚上睡醒時突然發作眩暈, 數小時達到高峰, 伴有惡心、嘔吐, 可持續數天、數周, 爾后逐漸恢復正常。 老年人恢復慢, 可長達數月。 多一耳患病, 偶有兩耳先后發病者。 有自發性麻痹性眼震向健側, 可以一家數人患病, 亦有集體發病呈小流行現象。 病期中無耳鳴、耳聾現象是其特點。
(二)慢性前庭神經炎多為中年以上患病, 可反復發作眩暈,
前庭神經受損的鑒別診斷
耳前庭功能受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對第八對顱神經的損害, 如影響到內耳前庭功能, 則可以發生以眩暈為主的一類病證, 常在用藥過程中或停藥后出現。
眩暈是病人感覺外境或自身在旋轉或移動的一種感覺。 雖然以眩暈為首發癥狀者發生率較高, 但真正因眩暈而就診者就明顯少于首發癥狀者。 有作者報告因前庭神經癥狀就診者僅占10%, 而在追問病史中有65%的病例有前庭神經受累表現, 有的發生于數年之前。 眩暈經常出現于靜止狀態下但也有些患者在改變體位如彎腰、坐起或轉動頭部時誘發或加重, 經服用鎮靜藥物部分病人癥狀可以緩解。 眩暈可伴惡心、嘔吐。 其表現有時類似于梅尼埃病。
前庭神經損傷治療
1突發眩暈時可臥床休息, 服用前庭抑制劑的藥, 此藥為非酚嗪類化合物, 具有輕度抗膽堿作用, 比組胺類及抗膽堿類藥物副作用小, 但對前庭抑制劑多主張應用有限劑量, 以緩解眩暈為度, 持續時間也不宜過長
2.抗病毒藥, 嗎啉胍(病毒靈)100~200mg, 3/d。
3.類固醇藥, 地塞米松0.75mg, 晨服1次, 或潑尼松5mg, 3/d, 可消除神經炎性水腫, 有助于前庭功能的恢復。 Ohbayashi(1993)應用氫化可的松。 500mg, 每2日遞減100mg, 靜注10d, 同時口服潑尼松龍30~40mg/d,
4.抗缺氧改善微循環藥, 都可喜1片2/d, 銀杏葉提取物很可絡40mg, 3/d。
5.如因眩暈重, 惡心, 嘔吐者應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給以補充液體。
6.眩暈癥狀減輕后盡可能早期活動, 可同時配合前庭鍛煉, 促使前庭功能早日恢復。 如反復采用轉椅、兩柱或四柱秋千、離心機等機械運動來刺激前庭系統。 若條件許可用闊氏(Coriolis)加速度刺激, 即大型離心機上裝旋轉椅, 可同時對前庭做兩種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刺激。 上述各種鍛煉為被動性鍛煉, 以鍛煉前庭為主。 另一種稱為主動性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