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禁忌

專家指出有車患族頸椎病比例高

專家指出, 長期開車的人由於缺乏運動和鍛煉, 會造成局部肌肉勞損, 久而久之容易轉化為頸椎病、腰椎盤突出、關節炎等疾病, 長時間開車的人, 患高血壓、心臟病的幾率也大大高於平常人。 如何預防至關重要。

隱患1、肥胖症

症狀:許多有車族長期開車缺乏必要的運動, 容易引起肥胖。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 駕車時間每增加半個鐘, 其身體肥胖的幾率就增加約3%.調查還顯示, 距離商場超市較遠, 需要來回駕車的人, 與那些住在近處無需開車的人相比, 其肥胖比率要高出7%.某大型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感歎, 現在汽車越來越多, 而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等病症的司機比率也在逐年上升。 這些病症大多都是由於缺乏運動、身體過於肥胖而引發的。

應對方法:能走路到達的地方儘量避免開車, 多運動、多鍛煉。

隱患2、頸椎病

症狀:頸椎病不只發生在長期盯著電腦的技術人員身上,

作為有車一族、特別是許多新手來說, 也容易得頸椎病。 新手剛開始開車時, 由於經驗不足技術不過硬, 精神往往比較緊張, 注意力高度集中, 開車時的坐姿長期保持同一姿勢, 使得車主的脊柱生理彎曲一直處於一種緊張狀態, 時間一長, 頸部肌肉很容易僵硬甚至發生痙攣, 椎間盤就可能發生病變, 出現椎體不穩、錯位甚至壓迫神經等情況。

應對方法:開車時首先要選擇一個舒適的坐姿, 不要過於繃直身體去開車。 等紅綠燈時, 變動一下坐姿, 並用手指相互交叉按摩一下頸部, 或者將頭部進行四周晃動, 多活動一下脖子, 以緩解勞損的肌肉。 此外, 可以買一款合適的汽車頭枕放在脖子後,

讓頸椎處於一種舒適安全的狀態。

隱患3、腰椎勞損

症狀:駕車時間長、坐姿長期不變, 不僅頸椎容易受損, 對腰椎的損傷也不容忽視。 有時遇到不好的路況時, 車速過快的汽車的劇烈顛簸對腰椎的傷害更大。

應對方法:預防腰椎受損, 首先要保證正確的駕駛坐姿。

駕駛時座椅的靠背向後微傾, 臀部置於坐墊和靠背的夾角中, 確保腰椎受力適度。 身材較小者, 如果感覺後背不能很好地貼近座椅靠背, 可買腰墊放於腰後部, 使得駕駛過程中腰部始終有支撐。 駕駛過程中應儘量避免震動, 在路況不好的路段開車時, 放慢車速, 平穩通過, 不要產生劇烈顛簸。 開一些避震部件損壞、年限久的車時, 還可在座椅上增加個柔軟的坐墊。 此外, 還需要注意的是, 一次性駕車時間不宜過長, 每隔2小時停車休息一下, 下車後做幾下簡單的運動, 活動一下筋骨。

隱患4、腿部肌肉未老先衰

症狀:經常聽到一些車友說:有車後, 一個月走的路還沒以前兩天走的路多。 是呀, 有車後, 不用步行十多分鐘來往公交月臺了,

也無需在公車上站立一個小時了。 有車族的腿部“解放”了, 但也會因為缺乏運動引起腿部肌肉的未老先衰。

應對方法:平時多跑跑步, 參加一些鍛煉, 近的地方儘量走路過去。 年輕人還可以通過器械來鍛煉, 進行負重練習, 或者打球等。 年紀大的可以進行太極拳、交際舞、快走、騎自行車和慢跑等。

隱患5、腸胃疾病

症狀:深圳是個快節奏的城市, 路途遠時間緊, 導致上班快、吃飯快。 許多有車族吃完飯後往往來不及休息一下就匆忙開車出門, 呆在車上慢慢消化, 這對人的消化道系統是非常不利的, 長此以往, 往往會造成腸胃疾病。

應對方法:剛吃飽飯後儘量不要長時間開車。

隱患6、聽力受損

症狀:許多開車多年的的士司機聽力沒有普通人的好, 這明顯是由於長時間開車而引起的。 開車時發動機、喇叭、震動等引起的雜訊不絕於耳, 駕車者長期在雜訊的“轟擊” 下, 易產生損傷導致噪音性耳聾。 新司機剛開始開車產生聽力下降後, 不開車後聽力又會逐步恢復, 但長期開車後,如此反復,就會造成聽力明顯受損,且不能完全恢復。

應對方法:開車時儘量關閉車窗,播音樂時音量不宜太大,儘量營造一個安靜的開車環境。此外,檢查一下愛車,看看是否有故障性的噪音產生,如有應儘快修復。

但長期開車後,如此反復,就會造成聽力明顯受損,且不能完全恢復。

應對方法:開車時儘量關閉車窗,播音樂時音量不宜太大,儘量營造一個安靜的開車環境。此外,檢查一下愛車,看看是否有故障性的噪音產生,如有應儘快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