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麻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麻黃湯

【出 處】《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分 類】解表劑-辛溫解表

【組 成】麻黃(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方 訣】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無汗而喘服之宜。

【功 用】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 治】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疼,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屬風寒表實證者。)

【用 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現代用法:水煎服,溫覆取微汗)。

【禁 忌】本方為辛溫發汗之峻劑,故《傷寒論》對“瘡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虛自汗、血虛而脈兼“尺中遲”、誤下而見“身重心悸”等,雖有表寒證,亦皆禁用。麻黃湯藥味雖少,但發汗力強,不可過服,否則,汗出過多必傷人正氣。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純陽之劑,過於發散,如單刀直入之將,投之恰當,一戰成功。不當則不戢而召禍。故用之發表,可一而不可再。”(《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上)

【方 解】

風寒傷人肌表,毛竅閉塞,肺氣不宣,衛氣不得外達,營氣澀而不暢,所以外見惡寒發熱、頭痛、身疼、無汗、脈浮,內見喘逆。此時,當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氣宣,毛竅開,營衛通暢,汗出而在表之風寒得解,諸證悉除。麻黃味苦辛性溫,為肺經專藥,能發越人體陽氣,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藥,並用來作為方名。由於營澀衛郁,單用麻黃發汗,但解衛氣之鬱,所以又用溫經散寒,透營達衛的桂枝為臣,加強發汗解表而散風寒,除身疼。本證之喘,是由肺氣鬱而上逆所致,麻黃、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氣、散風寒的杏仁為佐藥,同麻黃一宣一降,增強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調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緩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過猛而傷耗正氣,是使藥而兼佐藥之義。麻黃得桂枝,一發衛分之鬱,一透營分之邪,所以柯琴評麻黃湯曰:“此為開表逐邪發汗之峻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