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鍛煉自己不怯場
說話是一門藝術, 如何讓聽者既明白又相信你很重要, 說出的話要擲地有聲。 有的人在朋友們面前說話很自信, 一旦面對陌生人或者大眾場合下就不行了, 這就是有點怯場了。 希望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底氣, 萬一遇到需要某種場合發言就不會害怕了。 那怎樣鍛煉自己不怯場呢?
第一部分:為什麼會怯場。
人在面對眾多聽眾時, 毫無遮蔽, 無數雙眼睛時刻在緊盯著你, 這時候我們的身體往往下意識採取自我保護。 此時, 體內開始分泌腎上腺素, 並啟動交感神經系統, 這會調動身體的各個部位:瞳孔放大;心臟加速跳動;呼吸頻率加快;汗腺因為避免體溫過高而啟動。 這些都會刺激我們下意識的用雙臂包緊身體。 當眾多眼睛聚焦在你身上時, 這一切很快就發生了。
有的人會說, 我就沒有這種緊張的感覺。 其一, 心理上適應了, 身體的感覺就變得微乎其微了;其二,
如果我們能有之前答案說到的“沒死人就沒有事, 死了人也就不會有更大事”的心態, 也許就不會有怯場這一說了。
其實, 如果你不是職業演講, 你會被要求演講往往是這麼幾個原因:因各種需要培養你;沒有更合適的人了;只有你熟悉的領域;等。 無論什麼原因, 你要清楚一件事:不管講得怎樣, 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不管好壞都無可厚非。
第二部分:怎麼不怯場。
第一:精心準備。 如果你用了足夠多的時間組織、分析和思考演講內容, 那麼這將大大增強你的自信心。
準備時, 首先花點時間想幾件事:演講的目的是什麼?有哪些人聽?他們更關心什麼內容?如何表達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儘量能瞭解以上這些問題。
一般花最多時間的, 就是對語言的組織。 除了請教資深人士, 你必須認真準備你要說的每一句話。 我有個習慣, 在遇到需要講解相對陌生的內容時, 我會把要說的話對著PPT在備註裡寫一遍。 然後重新思考一下邏輯和關鍵點, 修改一遍。
第二:善用工具。 PPT是演講時非常好的輔助工具, 如果善加利用, 將極大的幫助你提升演講效果。
如果有機會用PPT, 儘量用PPT配合你的演講。 除了作為提綱, 視覺化的內容有利於聽眾更好的理解你要表達的意圖;你在演講時也可以有針對性的說出你的重點。
關於PPT輔助演講, 有很多書可以買來看看, 網上也有很多相關課程。 感興趣的話, 知乎上有很多大神。 這裡不展開。
強調幾個注意事項:
1、你才是演講的重點, PPT是配角。 不要把所有的內容都放在PPT上
2、不要讀PPT。 除非你需要強調。 主要的內容必須由你說出來。
3、PPT的風格要適應場合。
第三:學會肢體語言。 在溝通中, 肢體語言比語言本身更重要。
國外有個心理學教授做了個統計, 結論是:有三種因素影響聽眾, 肢體和形象占55%, 聲音占38%, 語言內容本身占7%。 乍一看覺得不可思議, 但仔細一想就很有道理。
舉個栗子。 你老闆分別用很悲傷的語氣和很高興的語氣說“公司去年業績完成90%”, 想想有什麼區別?前者我會覺得“完了, 業績差, 獎金又被賴掉了?”, 後者我會覺得“看來還不錯嘛, 估計那幾個同行更差”。
第四:學習別人。 抓住一切聽別人演講的機會, 取其長,避其短。
一般來說,你的周圍往往會有些聽別人演講的機會,如公司的培訓,工作場合的交流,等等。有機會,多看看別人是怎麼講的。關係近了,可以瞭解下對方是如何準備並練習的。
另外,現在能夠很輕易地找到大量專業演講的視頻,比如TED,比如演講節目。你可以從那些專業人士的表現裡,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第五:勤加練習。演講這件事,確實有方法和技巧,但必須建立在大量練習的基礎上。
之前答案有很多都提過這一點。練有兩種:一個是抓住所有的演講機會,認真準備、認真總結;第二個,就是自己練。
取其長,避其短。一般來說,你的周圍往往會有些聽別人演講的機會,如公司的培訓,工作場合的交流,等等。有機會,多看看別人是怎麼講的。關係近了,可以瞭解下對方是如何準備並練習的。
另外,現在能夠很輕易地找到大量專業演講的視頻,比如TED,比如演講節目。你可以從那些專業人士的表現裡,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第五:勤加練習。演講這件事,確實有方法和技巧,但必須建立在大量練習的基礎上。
之前答案有很多都提過這一點。練有兩種:一個是抓住所有的演講機會,認真準備、認真總結;第二個,就是自己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