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有偷竊行為怎麼辦_小孩有偷竊行為怎麼辦

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沒有是非分辨能力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 很多小孩子會有叛逆期的出現。 而父母也疏于管教。 所以會造就很多的小孩子年輕時不學好, 最後做出無法挽回的壞事。 有的小孩在小的時候會經常的偷東西, 這種時候就需要父母給他們正確的教導。 而不是一味的隱忍。 那麼小還有偷竊行為該怎麼辦呢?

不同時期的孩子, 偷竊的目的也會不一樣, 如果家長能夠先把原因對號入座, 處理起來效果就會好很多。

比如, 學齡前的孩子, 根本沒有“偷竊”這個概念, 他只是覺得這個東西好, 自己想要就拿走了。 他不知道在商場拿這個東西是要付錢, 或者拿別人家的東西是要經過別人同意。

學齡期的孩子已經知道不經過別人同意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是錯誤行為, 但是更多時候他控制不了自己, 年紀太小, 自控能力太差的緣故。

到了青春期, 偷竊行為也分多種情況。 一種是叛逆, 他就想體驗一下偷竊的快感, 如果他身邊的朋友有這樣的行為, 他去模仿的意願會更加強烈, 因為他覺得這個很個性, 夠叛逆了。 另一種是家裡條件不好, 買不起他想要的東西, 但是他希望跟其他夥伴一樣, 於是才有偷竊行為。

強調一下, 對於所有的偷盜行為, 第一反應如果是打罵, 完全解決不了問題, 甚至會衍生更多親子問題。 偷竊最自然的後果是物歸原主, 那完成這一步, 需要家長正確處理偷盜行為, “對症下藥”。

對於還沒有偷竊意識的小孩子來說,

家長只幫他們理解不經過別人同意, 或者不付錢就拿東西走人是錯誤的行為, 這會傷害到你東西原本的主人, 然後帶著孩子把東西物歸原主, 並讓孩子道歉。

大一點的已經能夠判斷對錯的孩子, 家長要語重心長告訴他, 偷竊會產生嚴重後果, 被發現要賠償甚至會多倍賠償, 更嚴重的後果是物件主人會報警處理。 告訴他後果後, 家長讓他設身處地想一下, 如果是他自己的東西被人偷偷拿走, 他是不是會感到難受?家長跟他講這些道理的時候, 孩子會被觸動, 家長這個時候鼓勵他向物件主人道歉, 解釋原因並承諾物歸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