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胎盤是怎麼形成的圖解

胎盤是怎麼形成的?

胎盤由羊膜、葉狀絨毛膜(也稱叢密絨毛膜)和底蛻膜構成。

1、羊膜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 是胎盤的最內層。 羊膜光滑醫學教育網,

無血管、神經及淋巴, 具有一定的彈性。

2、葉狀絨毛膜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 是胎盤的主要部分。

與底蛻膜相接觸的絨毛, 因營養豐富發育良好, 稱為葉狀絨毛膜。 絨毛末端懸浮於充滿母血的絨毛間隙中的稱游離絨毛, 長入底蛻膜中的稱固定絨毛。 蛻膜板長出的胎盤隔, 將胎兒葉不完全地分隔為母體葉, 每個母體葉包含數個胎兒葉, 每個母體葉有其獨自的螺旋動脈供應血液。

孕婦子宮螺旋動脈(也稱子宮胎盤動脈)穿過蛻膜板進入母體葉, 母兒間的物質交換均在胎兒小葉的絨毛處進行, 說明胎兒血液是經臍動脈直至絨毛毛細血管, 經與絨毛間隙中的母血進行物質交換, 兩者並不直接相通。 絨毛組織結構:妊娠足月胎盤的絨毛滋養層主要由合體滋養細胞組成,

細胞滋養細胞僅散在可見, 滋養層的內層為基底膜, 有胎盤屏障作用。

3、底蛻膜構成胎盤的母體部分。 底蛻膜表面覆蓋一層來自固定絨毛的滋養層細胞與底蛻膜共同形成絨毛間隙的底,

稱為蛻膜板, 從此板向絨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蛻膜間隔, 將胎盤母體面分成肉眼可見的20個左右母體葉。

胎盤是什麼麼時候形成的?

胚胎發育至13-21日時, 胎盤的主要結構——絨毛逐漸形成。 約在受精後第3周, 當絨毛內血管形成時, 建立起胎兒胎盤迴圈。

孕5周:胎兒長到0.4釐米, 進入了胚胎期, 羊膜腔擴大, 原始心血管出現, 可有搏動。 B超可看見小胎囊, 胎囊約占宮腔不到1/4, 或可見胎芽。

孕6周:胎兒長到0.85釐米, 胎兒頭部、腦泡、額面器官、呼吸、消化、神經等器官分化, B超胎囊清晰可見, 並見胎芽及胎心跳。

胎兒是包著胎兒的嗎?

胎兒包在羊膜腔內, 不是胎盤內不是的, 胎兒是包在羊膜裡面的, 胎盤是連通胎兒和母體血液迴圈的。 胎盤是人類妊娠期間由胚膜和母體子宮內膜聯合長成的母子間交換物質的器官。 胎兒在子宮中發育, 依靠胎盤從母體取得營養, 而雙方保持相當的獨立性。 胎盤還合成多種激素、酶和細胞因數等, 以維持正常妊娠。 胎盤還是一味中藥, 稱之為紫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