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背部脂肪瘤手術步驟是什麼

所謂的脂肪瘤是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組織而形成的一種良性腫瘤。 一般多見於40~50歲的成年人。 脂肪瘤質地柔軟, 圓形或者分葉狀, 處於皮下, 也可以推動;通常瘤體的大小不等, 小的如棗般大, 用手摸能夠觸知, 大的會隆起皮面, 不過表面皮膚正常。 多發於體表的肩、背、腹部。 血管脂肪瘤是一特殊類型的脂肪瘤, 以年輕人較為多見, 比較多發於下肢, 能夠自覺疼痛, 觸摸亦有壓痛, 儘管是良性腫瘤, 不過醫學上還是有方法可以治療。 下面介紹一下脂肪瘤的手術步驟, 怎樣護理。

腫瘤的治療方法桌子紅, 比較常見的還是手術治療法, 但是有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手術治療應該怎麼做。 下面就由筆者為大家介紹, 背部脂肪瘤手術步驟是什麼?怎麼護理?

背部脂肪瘤手術步驟分兩種, 首先切除手術是常規消毒鋪巾, 2%Lido局部麻醉。 沿皮紋切開脂肪瘤的表面皮膚,

用彎止血鉗沿瘤體包膜分離腫瘤組織, 鉗夾並結紮所有見到的血管, 脂肪瘤多呈多葉狀形態不規則。 應注意完整地分離出具有包膜的脂肪瘤組織, 用組織鉗提起瘤體分離基底, 切除腫瘤, 止血後分層縫合切口, 消毒, 紗布覆蓋固定。

而鐳射手術則是手術在局部浸潤麻醉後, 用手術刀沿皮紋切開0.5~1cm, 直達皮下, 用Nd∶YAG鐳射切(消毒)外上硬膜外針管進入切口內似桔瓣狀分葉于皮下切開, 基部用光刀同法分離。 分葉切除時注意光刀損傷脂肪瘤外組織, 由於鐳射切割脂肪瘤較快速, 術中光刀可不必超出瘤體。 分葉切割完畢。 用無菌大彎止血鉗進入切口內逐步取出, 主要瘤體取出後, 用血管鉗對腔壁進行輕夾清除殘餘脂肪組織,

或用止血鉗夾住紗布進入腔內清除脂肪。 術畢, 0.5cm以下切口可不用縫合, 1cm大切口縫合1~2針。 手術創面用多層紗布加壓包紮。

無論是哪一種手術都好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具體的護理問題, 比如說切口敷料要妥善包紮, 手術後應保持傷口敷料的清潔, 疼痛時可服用去痛片等解熱鎮痛藥。 術後5-7天拆線。 如切口出現感染, 局部紅腫、壓痛, 應到醫院診治。 較大脂肪瘤術後除給予抗生素外, 還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包括支援治療等。 術後24小時更換敷料、觀察切口有無流出物及辨別分泌物性質並作好相應處理。 在絕大多數鐳射術中觀察, 併發術後感染極少, 只要遵循嚴格的無菌操作規程, 就可避免發生, 傷口縫線7~10天后拆除。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於背部脂肪瘤手術步驟資訊。

但是背部脂肪瘤的手術步驟還要根據個人不同的情況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