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寶寶秋季腹瀉怎麼治療 推薦7種中醫療法

秋季腹瀉是指秋、冬嬰兒因感染輪狀病毒而導致的腹瀉, 也叫輪狀病毒腸炎。 秋季腹瀉有兩個傳播途徑:一是糞口途徑, 二是空氣傳播。 潛伏期1-3天, 6-24個月的小兒是主要的易感人群, 但以6-11月齡的嬰幼兒發病率最高, 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和體弱多病的嬰幼兒更容易患病, 而且病情嚴重, 病程較長。

寶寶秋季腹瀉的特徵

1、發病年齡低: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由於由於小兒胃腸功能較弱, 胃腸道抵抗力差, 易感此病毒。

2、起病急:寶寶會伴有高燒38-39.5℃、咳嗽、流鼻涕、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

3、頻繁嘔吐:發病當日即頻繁嘔吐, 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

4、腹瀉次數多:寶寶患了秋季腹瀉後, 大便少則一天5、6次, 多則數十次, 大便稀薄, 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 有時呈白色米湯樣, 多無特殊腥臭味。

寶寶秋季腹瀉的中醫治療方法

1.外用藥

肉桂、丁香各等分研末過120目篩並加入少許陳小粉混勻裝入密封瓶備用,

用時用藿香正氣水調成厚糊狀以填滿肚臍為度, 外覆大小適度的塑膠薄膜, 最外面用麝香追風膏固定, 久瀉不止外用藥粉中加入少許五倍子粉, 皮膚過敏者禁用。

2.內服藥

小兒秋季腹瀉以3歲以下小兒發病率高, 因嬰幼兒脾常不足,

易於感受外邪, 均可導致脾病濕盛而發生泄瀉。 故用自擬加味平胃散以蒼術、厚樸、陳皮、生甘草、車前子、焦山楂、防風為基本方。 伴發熱加荊芥、蘇葉;伴嘔吐加薑竹茹、制半夏;伴消化不良加雞內金、炒穀麥芽;伴濕熱加蒲公英、馬齒莧。 久瀉不止用香砂六君丸化裁。

3.敷臍

對於小娃娃受涼引起的腹瀉大便帶沫, 可以用平時當調料用的肉桂、丁香各3g, 研成細面, 用醋調和後, 貼敷在肚臍上。 藥膏用膠布固定, 中間夾一層塑膠薄膜, 每日一換。 對膠布者, 用3層乾淨紗布縫包, 裝調和好的藥, 用繃帶繞臍固定。

4.食療:藥粥療法

(1)山藥扁豆粥:取鮮山藥30克去皮洗淨, 白扁豆15克, 粳米30克。 先將粳米、扁豆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八成熟, 再將山藥搗成泥狀加入一起煮成稀粥,

加白糖適量調味, 每天2次溫食。 具有消暑化濕, 健脾止瀉之功效, 適用于患兒濕熱並重型腹瀉。

(2)絲瓜葉粥:取鮮絲瓜葉30克, 粳米30克。 先將絲瓜葉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 再濾取煎汁煮粳米為粥, 粥成加白糖適量調味, 每天分2次食用。 具有清熱解毒, 消暑利濕之功效, 適用于患兒感受外邪, 熱重於濕型腹瀉。

(3)茯苓前仁粥:取茯苓粉30克, 車前子30克, 粳米30克。 先將車前子布包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 煎半小時後取出布包, 再將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 加白糖適量調味, 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 具有清熱健脾, 利濕止瀉之功效, 適用于患兒濕重于熱型腹瀉。

精彩推薦:秋季寶寶腹瀉怎麼辦 五個方法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