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十問歌:問二便
十問歌是中醫看病問病癥的總結, 由明代的張景岳提出, 而后由清代陳修園補充為現在所看到的“十問歌”, 通過問的這些方面,
《十問歌》即是:一問寒熱二問汗, 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 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 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 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 天花麻疹全占驗。
問二便, 是詢問患者大小便的有關情況, 如大小便的性狀、顏色、氣味、便量多少、排便的時間、兩次排便的間隔時間、排便時的感覺及排便時伴隨癥狀等。 醫學教育網整理詢問二便的情況可以判斷機體消化功能的強弱, 津液代謝的狀況, 同時也是辨別疾病的寒熱虛實性質的重要依據。
有關二便的性狀、然、味,
1、問大便
健康人一般一日或兩口大便一次, 為黃色成形軟便, 排便順利通暢, 如受疾病的影響, 其消化功能失職則有粘液及未消化食物等糞便。 氣血津液失調, 臟腑功能失常, 即可使排便次數和排便感覺等出現異常。
(l)便次異常 便次異常, 是排便次數增多或減少, 超過了正常范圍, 有便秘與泄瀉之分。
#p#副標題#e#
①便秘 即大便秘結。 指糞便在腸內滯留過久, 排便間隔時間延長, 便次減少, 通常在四至七天以上排便一次, 稱為便秘。 其病機總由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所致。 可見于胃腸積熱, 氣機郁滯、氣血津虧、陰寒凝結等證。
②溏瀉 又稱便溏或泄瀉, 即大便稀軟不成形, 甚則呈水樣, 排便間隔時間縮短, 便次增多, 日三、四次以上。 總由脾胃功能失調、水停腸道、大腸傳導亢進所致。 可見于脾虛、腎陽虛、肝郁乘脾、傷食、濕熱蘊結大腸, 感受外邪等證。
(2)排便感覺異常 排便感覺異常, 是指排便時有明顯不適感覺, 病因病機不同, 產生的感覺亦不同。
①肛門灼熱 是指排便時肛門有燒灼感。 其病機由大腸濕熱蘊結而致。 可見于濕熱泄瀉、暑濕泄瀉等證。
②排便不爽 即腹痛且排便不通暢爽快, 而有滯澀難盡之感。 多由腸道氣機不暢所致。 可見于肝郁犯脾、傷食泄瀉、濕熱蘊結等證。
③里急后重 即腹痛窘迫, 時時欲瀉, 肛門重墜, 便出不爽。 緊急而不可耐, 稱里急;排便時, 便量極少,
是痢疾病證中的一個主癥。 多因濕熱之邪內阻, 腸道氣滯所致。
④滑瀉失禁 即久瀉不愈, 大便不能控制, 呈滑出之狀, 又稱滑瀉。 多因久病體虛, 脾腎陽虛衰, 肛門失約而致。 可見于脾陽虛衰、腎陽虛衰, 或脾腎陽衰等證。
⑤肛門氣墜 即肛門有重墜向下之感, 甚則肛欲脫出。 多因脾氣虛衰, 中氣下陷而致。 多見于中氣下陷證。
2、問小便
健康人在一般情況下, 一晝夜排尿量約為1000一1800毫升, 尿次白天3-5次, 夜間0~1次。 排尿次數、尿量, 可受飲水、氣溫、出汗、年齡等因素的影響而略有不同。 醫學教育網整理受疾病的影響若機體的津液營血不足, 氣化功能失常, 水飲停留等, 即可使排尿次數、尿量及排尿時的感覺出現異常情況。
(1)尿量異常 尿量異常, 是指晝夜尿量過多或過少, 超出正常范圍。
①尿量增多 多因寒凝氣機, 水氣不化, 或腎陽虛衰, 陽不化氣, 水液外泄而量多。 可見于虛寒證, 腎陽虛證及消渴病中。
②尿量減少 可因機體津液虧乏, 尿液化源不足或尿道阻滯或陽氣虛衰, 氣化無權, 水濕不能下入膀胱而泛溢于肌膚而致。 可見于實熱證、汗吐下證、水腫病及癃閉、淋證等病證之中。
#p#副標題#e#
(2)排尿次數異常
①排尿次數增多;又叫小便頻數, 總由膀胱氣化功能失職而致。 多見于下焦濕熱、下焦虛寒、腎氣不固等證。
②排尿次數減少 可見于癃閉, 在排尿異常中介紹。
(3)排尿異常 是指排尿感覺和排尿過程發生變化, 出現異常情況,
①小便澀痛 即排尿不暢, 且伴有急迫灼熱疼痛感, 多為濕熱流入膀胱, 灼傷經脈, 氣機不暢而致。 可見于淋證。
②癃閉 小便不暢, 點滴而出為癃, 小便不通, 點滴不出為閉, 一般多統稱為癃閉。 病機有虛有實。 實者多為濕熱蘊結、肝氣郁結或瘀血、結石阻塞尿道而致。 虛者多為年老氣虛, 腎陽虛衰, 膀胱氣化不利而致。
③余瀝不盡 即小便后點滴不禁。 多為腎氣不固所致。
④小便失禁 是指小便不能隨意識控制而自行遺出。 醫學教育網整理多為腎氣不足, 下元不固;下焦虛寒, 膀胱失煦, 不能制約水液而致。 若患者神志昏迷, 而小便自遺, 則病情危重。
⑤遺尿 是指睡眠中小便自行排出, 俗稱尿床。 多見于兒童。 其基本病機為膀胱失于約束。 可見于腎陰、腎陽不足,脾虛氣陷等證。
這些都是關于二便的病癥和表現,朋友們也可以問問自己,自己的二便是否通暢?身體各部位有沒有什么異常,通過這些簡單的癥狀分析,便可以知道自己是哪種癥狀的疾病,可以按證預防也可以自己調理。
可見于腎陰、腎陽不足,脾虛氣陷等證。這些都是關于二便的病癥和表現,朋友們也可以問問自己,自己的二便是否通暢?身體各部位有沒有什么異常,通過這些簡單的癥狀分析,便可以知道自己是哪種癥狀的疾病,可以按證預防也可以自己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