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濕熱引起的黃疸 喝三味茶能夠祛濕化熱
引起黃疸的原因有多種, 如果肝膽出現濕熱的話, 也會引起黃疸的情況。 黃疸並不是新生兒才會出現, 成年人也會, 最明顯的表現是眼睛、皮膚都出現發黃的情況。
那麼肝膽濕熱有什麼症狀表現呢?具體情況是, 出現舌頭偏大, 身體和眼睛發黃, 腹脹, 沒有食欲, 肋骨脹痛, 平常起床後口苦等。 肝膽濕熱所導致的黃疸, 要改怎麼辦才好?如果想要治療黃疸的話, 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祛濕化熱。
如何才能祛濕化熱呢?下麵推薦一道藥膳方。
三味茵陳茶
原料:準備15克茵陳, 20克薏苡仁, 5多白菊花。
方法:先把茵陳和薏苡仁洗乾淨, 放入砂鍋裡, 加適量的清水, 煮開, 然後轉成小火直到煎煮只剩下1碗的水, 然後加入白菊花, 煮沸一會後就可以了。 每天1劑。
茵陳可以退黃、清熱利濕, 是退黃疸的佳選之一。 薏苡仁可以祛除濕氣, 美白肌膚, 還對於肝膽濕熱引起的各種皮膚病都很有益處, 加入薏苡仁可以加強茵陳的祛濕效果。 菊花則可以清除肝膽熱、明目、養肝, 特別是對肝膽濕熱引起的眼睛發紅疼痛、視線模糊、發黃等, 都很不錯。
功效:這道三味茶可以起到祛濕、退黃、保肝的效果, 對於肝膽濕熱還具有抑制作用。 除此之外,
除了上面介紹的三味茵陳茶之外, 按摩和按摩一個穴位也能夠起到祛濕化熱的作用。 下面就一起來看下。
按摩、艾灸曲泉穴也有祛濕化熱效果
按摩曲泉穴的話, 可以清利濕熱、調理月經。 曲泉穴被譽為“二妙丸”,
艾灸曲泉穴的方法是, 把艾條的一端點燃, 然後對著曲泉穴, 大概距離皮膚三釐米左右, 進行熏灸。 感到有一股溫熱而不是灼痛感最為合適, 每天艾灸曲泉穴大概15分鐘左右, 皮膚出現紅暈為宜。
肝膽濕熱的人, 平常的飲食要清淡, 辛辣刺激、肥膩等食物要少吃, 避免加重濕熱, 從而加重黃疸的情況。
上一篇:肚子脹氣吃什麼好 7種食物助消化 下一篇:臉色發黑是腎虛嗎 中醫教你補補腎 標籤閱讀:祛濕黃疸肝膽濕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