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脊柱曲線
脊柱是我們支撐身體站立的關鍵骨架, 是撐起我們腰部的骨骼, 正常情況下是直立的, 而出現駝背這種癥狀是因為平時的坐姿以及睡姿不當引起的, 我們也可以通過X射線的方法觀察脊椎的狀態。 人體在鎮里的時候, 脊椎跟頸部是相互連通的, 而且脊柱的曲線是連接在一起光滑的弧形曲線。
正常人的頸部活動范圍如下:屈曲35°~45°, 伸展35°~45°, 左右側屈均45°, 左右旋轉均60°~80°。
人體端坐或站立時, 從側方看人的頸部似乎是直的, 但包繞于內的頸椎并不是直的, 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 這一向前的弧形凸起, 在醫學上稱為頸椎的生理曲度。 在X線片上, 沿此曲度走行, 在各個頸椎椎體
后緣形成的連續、光滑的弧形曲線, 稱之為頸椎生理曲線。
頸椎生理曲線, 正常值是12±5mm。 其測量方法是, 從齒狀突后上緣開始向下, 將每個椎體后緣相連成為一條弧線, 然后從齒狀突后上緣至第7頸椎椎體后下緣做一直線, 上述弧線的最高點至這條直線的最大距離就是反映頸曲大小的數值。
頸椎曲度
頸椎曲度的形成是由于頸4~5椎間盤前厚后薄造成的, 這是人體生理的需要。 它可以增強頸椎的彈性, 起到—定的緩沖振蕩的作用, 防止大腦的損傷。 同時, 也是頸部脊髓、神經、血管等重要組織正常的解剖生理需要。 每當外傷、退變姿勢不良時, 不僅可以造成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 而且可以因此引起相應的病理改變, 從而出現臨床癥狀及X線改變等。
不穩定生理曲線
頸椎活動閾不穩定生理曲線:“頸椎生理曲線“折斷”是退行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