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天蕎麥根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李氏草秘》

【拼音名】Tiān Qiáo Mài Gēn

【別名】金鎖銀開(《李氏草秘》), 苦蕎頭(《草木便方》), 野蕎子(《分類草藥性》), 鐵石子(《天寶本草》), 透骨消(《植物名實圖考》),

藍蕎頭(《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蕎麥三七(《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開金鎖、苦蕎麥根(《上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蓼科植物天蕎麥的根及根莖。 10~11月採挖, 曬乾。

【原形態】

天蕎麥(《李氏草秘》), 又名:五毒草、五蕺、蛇罔(《本草拾遺》), 金蕎麥(《植物名實圖考》), 野南蕎、甜蕎、酸蕎麥、野三角麥、野蕎麥、天鬆散、花麥、鐵花麥。

多年生草本, 高50~150釐米, 全體微被白色柔毛。 主根粗大, 呈結狀, 橫走, 紅褐色。 莖纖細, 多分枝, 具棱槽, 淡綠微帶紅色。 單葉互生, 葉柄長達9釐米。 上部漸短, 具白色短柔毛;葉片戟狀三角形, 長寬約相等;頂部葉長於寬, 長7~10釐米, 先端長漸尖或尾尖狀, 全緣或具微波, 基部心臟戟形;頂端葉狹窄, 無柄, 基部抱莖;上面綠色, 下面淡綠色, 脈上有白色細柔毛;托鞘抱莖。

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長4~8釐米, 具白色短柔毛;花被5;雄蕊3;花柱3, 柱頭頭狀。 瘦果呈卵狀三棱形, 長約6~8毫米, 先端具短尖頭, 紅褐色。 花期9~10月。 果期10~11月。

【生境分佈】生於山區草坡、林邊、土質疏鬆的陰濕處。 亦常栽植於屋旁、溝邊。 分佈我國中部、東部以至西南部。 產於四川、江西、江蘇等地。

【性狀】乾燥根莖呈不規則塊狀, 木質;表面灰紫色, 粗糙不平, 多疙瘩, 並有芽痕及鬚根;質堅硬, 斷面略粗糙, 淡紅棕色, 中有裂隙和不規則細紋。 氣微, 味略酸澀。

【性味】

酸苦, 寒。

①《本草拾遺》:味酸, 平, 無毒。

②《四川中藥志》:味甘微苦, 性子, 無毒。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性寒, 味辛。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祛風利濕。 治咽喉腫痛, 癰瘡, 瘰鬁, 肝炎, 肺癰, 筋骨酸痛, 頭風, 胃痛, 菌痢, 白帶。

①《本草拾遺》:主癰疽惡瘡毒腫,

赤白遊疹, 蟲、蠶、蛇、犬咬, 並醋摩敷瘡上, 亦搗莖葉敷之;恐毒入腹, 煮汁飲。

②《李氏草秘》:治乳癰風毒, 入諸散毒藥內, 取根二分, 生薑一分, 水煎服。 治敗血久病不痊, 又洗痔血。

③《綱目拾遺》:治喉閉, 喉風喉毒, 用醋磨漱喉。 治白蝕, 搗汁沖酒服。

④《植物名實圖考》:治跌打要藥。 治損傷, 活血, 止痛, 通關節。

⑤《分類草藥性》:治氣瘰, 補中氣, 養脾胃。 治瘋犬咬傷。

⑥《天寶本草》:治腰疼背痛, 瘰鬁, 楊梅結毒, 頭風疼痛。

⑦《四川中藥志》:治瘰鬁、白帶、胃痛、吐血、喉痹。

⑧《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消腫解毒, 治喉痹, 流火, 乳癰, 關節腫脹疼痛, 筋絡伸屈不舒。

⑨《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 解毒, 消腫, 祛風濕。 治筋骨酸痛, 肝炎腹脹。

⑩《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治肺膿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0.4~1兩;或研末。 外用:搗汁或磨汁塗。

【附方】

①治小兒流口水(脾胃虛火):鮮苦蕎頭一兩。 熬水服。 (《重慶草藥》)

②治頭頂痛、後腦痛, 年久不愈:天養麥根二至四兩(鮮品加倍), 野菊花六至七兩。 水煎, 沖黃酒、紅糖, 每日早晚二次分服。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③治瘰鬁癢子:苦蕎頭(鮮)一斤, 鐵菱角(鮮)一斤, 何首烏(鮮)四兩, 燉殺口內服。 (《重慶草藥》)

④治流火:鮮天蕎麥根半斤。 水煎服。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⑤治關節腫脹疼痛:天養麥全草二至三兩, 水煎, 飯後服。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⑥治鼻咽癌:鮮野蕎麥、鮮漢防己、鮮土牛膝各一兩。 水煎服。 另取燈心草搗碎口含, 用垂盆草搗爛外敷。 (《全展選編·腫瘤》)

⑦治脫肛:鮮天蕎麥根十兩, 苦參十兩。 水煎, 趁熱熏患處。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