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抓住身邊的機會鍛煉

運動有益健康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身體力行去做的。 根據國內的一些調查, 經常參加鍛煉的人不足1/3, 而且其中較多的是青少年和老年人, 上班族參加鍛煉的比例很低。 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常常是人們的理由。 其實, 鍛煉身體的機會就在我們身邊, 只不過人們常常不經意地把機會放過去了。

從生活中找機會

參加運動其實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樣難, 時間和機會都不應該成為鍛煉身體的障礙。 我們應該將運動理解為任何消耗體力的活動, 上下班途中走上一段路, 日常生活工作中爬上幾層樓梯都是運動。

因為在這些活動中, 你的心臟搏動得更快, 肌肉收縮得更有力, 你還消耗了更多的能量。 用這個標準來衡量,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活動都能起到鍛煉的作用, 例如清掃房間、搬動重物、照看孩子、騎自行車等等。 從這個意義上講, 我們身邊有太多的鍛煉機會, 也正因為如此, 我們說動則有益。

常鍛煉者猝死少

當你的心臟在任何超出日常負荷的活動中得到鍛煉時, 心臟的功能才能得到提高。 堅持下去, 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才會降低。 心臟病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心臟需要不斷鍛煉來對抗各種有害因素的侵襲, 也才能延緩甚至阻止心臟病的發生和發展, 一朝一夕的鍛煉不可能保護心臟一生的健康。

因此, 只有讓你的心臟天天得到鍛煉, 它才有可能“歷久彌新、青春常駐”。 不常鍛煉的人猝死的發生率是經常鍛煉者的三倍多。 另外, 堅持鍛煉還會使你發生肌肉關節損傷等意外傷害的機會降低。

對於那些平常幾乎很少有體力活動的人, 走10分鐘路、爬幾層樓梯會使他們的心臟承受額外的負荷, 這就是鍛煉, 有助於改善他們心臟的功能。 在適度前提下, 更快的速度、更長的時間、更多的次數會使你的心臟得到更多的鍛煉, 可以使你心臟上的冠狀動脈變得更粗。 即使某些病變造成管腔狹窄, 剩餘部分所能通過的血液也會相對較多, 甚至可以超過一個平常少鍛煉者的正常血管。

鍛煉需要適度量力

適度和量力要因人而異。 二十幾歲的小夥子跑起來可以很輕鬆, 而70歲的老太太走快了都會氣喘吁吁。 所以老太太快走和小夥子中速跑步, 對他們各自來說鍛煉效果可能差不多。 適度和量力的另一層意思是預防意外傷害, 如果體力負荷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 就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的損傷, 甚至誘發急性心臟病。 所以一方面我們需要給心臟足夠的體力負荷, 使它得到鍛煉;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控制負荷不要過大, 避免它力不能支而“倒”下。

中國的經濟發展儘管很快, 但是生活條件改善的時間並不長, 很多人對年輕時候艱苦的體力勞動還記憶猶新;而年輕人也更容易把體力勞動和低報酬聯繫在一起。 所以還有很多人有一種輕視體力付出的觀念。

幾分鐘步行的距離, 也願意開著車招搖往來。 但是非常可惜, 他們錯過了如此方便的鍛煉機會。 這個機會不僅可以為你的健康添磚加瓦, 也對環境保護有所貢獻。 而往更深層裡思考, 在社會物質財富條件急速改善的過程中,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重新審視體力付出的價值?有機會消耗體力應該是健康的、光榮的、高尚的、幸運的、受到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