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魚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綱目》
【拼音名】Lián Yú
【別名】鯨魚、白鱮(《埤雅》), 白腳鰱(《醫林纂要》)。
【來源】為鯉科動物鰱魚的肉。
【原形態】
體側扁, 呈紡錘形, 腹部狹窄, 從胸部至肛門之間, 有發達的腹棱。 體長一般約60釐米。 體各部比例隨個體大小而不同, 變異範圍很大, 眼間距每隨個體的增長而相對地增大;頭長和眼徑隨個體的增長而相對地減小。 頭大, 約為身長的1/4。 吻短, 鈍而圓;口很寬。 眼小, 位於頭側正中軸的下方。 下嚥齒1行, 平扁, 成杓形。 鰓耙彼此聯合成為多孔的膜質片, 有螺旋形的鰓上器。 鱗細小, 側線鱗108~120。 背鰭Ⅲ7, 無硬刺, 起點在腹鰭之後。 臀鰭Ⅲ12~13。 尾鰭叉狀。
生活於江河、湖泊的中、上層水域。 性活潑, 能躍出水面, 主要食藻類和植物的碎屑, 亦食極少數的浮游動物。 產卵期4~7月。 冬季在河床或湖泊較深處越冬。
【生境分佈】長江、黑龍江、珠江、西江諸流域均有分佈。 是我國養殖魚類之一。
【性味】
①《綱目》:甘, 溫, 無毒。
②《東醫寶鑒》:性平, 無毒。
【歸經】《本草求真》:入脾、肺。
【功能主治】
①《綱目》:溫中益氣。
②《隨息居飲食譜》:暖胃, 補氣, 澤膚。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