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情況不宜喝茶 不養生反傷身
在中國,喝茶是傳統文化,那麼喝茶有哪些講究呢?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在週末休閒的時候, 慢慢地泡一壺茶, 享受假日的休閒。 不過,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茶養生的。 我們來看一下, 哪些狀況下的我們需要和茶葉隔離起來。
1、發燒忌喝茶茶葉中咖啡鹼不但能使人體體溫升高, 而且還會降低藥效。
2、肝臟病人忌飲茶茶葉中的咖啡鹼等物質絕大部分經肝臟代謝, 若肝臟有病, 飲茶過多超過肝臟代謝能力, 就會有損於肝臟組織。
![](/uploads/20140711/FC91C39E1957.jpg)
3、神經衰弱慎飲茶茶葉中的咖啡鹼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 神經衰弱飲濃茶, 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就會引起失眠, 加重病情, 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後各飲一次茶, 在上午不妨飲花茶, 午後飲綠茶, 晚上不飲茶。 這樣, 患者會白天精神振奮, 夜間靜氣舒心, 可以早點入睡。
4、孕婦忌飲茶, 尤其是不宜喝濃茶茶葉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鹼等,
5、婦女哺乳期不宜飲濃茶哺乳期飲濃茶, 過多的咖啡鹼會進入乳汁, 小孩吸乳後會間接的產生興奮, 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6、潰瘍病患者慎飲茶茶是一種胃酸分泌刺激劑, 飲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 增加對潰瘍面的刺激, 常飲濃茶會促使病情惡化。 但對輕微患者, 可以在服藥2小時後飲些淡茶, 加糖紅茶、加奶紅茶有助於消炎和胃粘膜的保護, 對潰瘍也有一定的作用。 飲茶也可以阻斷體內的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防止癌前突變。
![](/uploads/20140711/2CA753047610.jpg)
7、營養不良忌飲茶茶葉有分解脂肪的功能, 營養不良的人, 再飲茶分解脂肪, 會使營養更加不良。
8、醉酒慎飲茶茶葉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 醉酒後喝濃茶會加重心臟負擔。 飲茶還會加速利尿作用, 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從腎臟排出, 對腎臟有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 因此, 對心腎生病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
9、慎用茶水服藥:藥物的種類繁多, 性質各異, 能否用茶水服藥, 不能一概而論。 茶葉中的鞣質、茶鹼, 可以和某些藥物發生化學變化, 因而, 在服用催眠, 鎮靜等藥物和服用含鐵補血藥、酶製劑藥, 含蛋白質等藥物時, 因茶多酚易與鐵劑發生作用而產生沉澱, 不宜用茶水送藥, 以防影響藥效。
![](/uploads/20140711/0776542D7EDA.jpg)
有些中草藥如麻黃、鉤藤、黃連等也不宜與茶水混飲, 一般認為, 服藥2小時內不宜飲茶。 而服用某些維生素類的藥物時, 茶水對藥效毫無影響, 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可以促進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積累和吸收, 同時, 茶葉本身含有多種維生素, 茶葉本身也有興奮、利尿、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 對人體可增進藥效, 恢復健康也是有利的。 另外, 在民間常認為服用參茸之類的補藥時, 也不宜喝茶, 也有一定的道理。
![](/uploads/20140711/8ABC3904E6EF.jpg)
10、貧血患者忌飲茶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鐵結合成不溶性的終合物, 使體內得不到足夠鐵的來源, 故貧血患者不宜飲茶。
11、尿結石患者忌飲茶尿路結石通常是草酸鈣結石, 由於茶含有草酸, 會隨尿液排泄的鈣質而形成結石, 若尿結石患者再大量飲茶, 會加重病情。
12、忌空腹飲茶空腹飲茶會沖淡胃酸,還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甚至會引起心悸、頭痛、胃部不適、眼花、心煩等“茶醉”現象,並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還會引起胃粘膜炎。若發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緩解。
12、忌空腹飲茶空腹飲茶會沖淡胃酸,還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甚至會引起心悸、頭痛、胃部不適、眼花、心煩等“茶醉”現象,並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還會引起胃粘膜炎。若發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