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1種水易引發肝癌
喝1種水易致肝癌
●預防肝癌需截斷“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年過四十需定期檢查
●肝腫瘤從細胞發展到可檢出的癌組織需兩年多, 期間不會感到不舒服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肝膽外科專家王捷教授
文/廣州日報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王海芳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4月26日淩晨2點, 著名詩人汪國真因肝癌不治逝世, 享年59歲。 帶詩人走向遠方的, 是一種毫不詩意的疾病:肝癌。
肝臟被稱為“沉默器官”, 損害的發生往往靜寂無聲, 令人難以察覺, 一旦出現疼痛等症狀時,
王捷指出, 公眾對肝癌治療也存在著誤解。 儘管肝癌病人五年生存率只有10%, 但早期肝癌動手術後可以實現治癒, 手術後病人應堅持定期隨訪。
乙肝和丙肝:致癌主因
眾所周知, 引發肝癌的因素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黃麴黴毒素、飲用水污染、遺傳因素, 以及糖尿病、吸煙、飲酒、砷暴露、肥胖等其他因素。
在外部因素中, 水污染和黃麴黴毒素也是兩大肝癌致病因素。 王捷指出, 曾有研究發現, 在肝癌高發的農村地區, 飲用受藻類污染的池塘水的居民, 患病幾率要高於飲井水的居民。 黃麴黴素的代謝產物黃麴黴素B1(AFB1)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被黃麴黴菌污染產生的黴玉米和黴花生等能致肝癌。
飲酒令乙肝患者患癌風險高6倍
肝癌的“惡名”主要來自其高死亡率。 國內統計, 確診肝癌的病人五年生存率只有10%。
中國公眾並不清楚如何阻斷乙肝到肝癌的進展之路, 即使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患者, 對治療和生活管理的認識也未必正確, 還有人對病情控制不當回事。 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曾就肝病舉行過三場專題講座, 令記者印象最深刻的是, 每場講座都有人提問“得了乙肝(小三陽/大三陽),
曾有一名中期肝癌患者切除腫瘤後, 安然度過術後五年生存期, 他以為不會再復發, 隨即不再進行定期體檢。 半年後, 當他再來找醫生時, 腫瘤不僅復發, 且已到晚期。 “腫瘤從細胞發展到可檢出的肝癌組織, 一般需要兩年多。 在這期間, 患者不會感到不舒服, 也沒有黃疸, 被稱為‘亞臨床期’。 但之後, 腫瘤的生長速度大大加快。 ”王捷說, 當病人出現臨床症狀後, 腫瘤細胞倍增的週期大約是四十至五十天, 因此, 當腫瘤長到三四釐米大時, 病人治療要爭分奪秒。
肝癌
需要多學科診療
目前, 肝癌的治療方式有多種, 最經典的當屬外科的肝臟切除術, 肝移植、放療、化療以及近年來新興的分子靶向治療、生物治療等, 也可用於肝癌治療。 有些病人適合做血管介入(TACE), 早期小肝癌或者復發小肝癌患者除了手術外, 也可進行局部消融治療, 包括微波、射頻、無水酒精注射、冷凍等等。
“‘肝癌治療需要採取多學科診療模式, 根據病情進行綜合考慮。 有些病人抗拒手術, 但是, 目前只有外科手術才可以根治肝癌。 ” 王捷指出, 肝癌極易出現肝內轉移, 約有九成患者會發生肝內轉移, 且腫瘤多數沿著血管轉移, 只能通過外科手術處理。 肝臟切除手術需要規範進行, 很考驗外科醫生的功力。
別碰黴變花生
遠離藻污染水源
預防肝癌要從重視肝臟健康開始。 王捷建議接種乙肝疫苗, 斷絕乙肝傳播可能, 平時別碰黴變的花生等食物, 不要飲用藻類污染的水源。 乙肝患者需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 平時少熬夜, 別過度勞累, 不要飲酒、抽煙, 飲食注意均衡, 少吃油膩食物, 適度補充硒類等微量元素。
具有肝癌高危風險者應該定期進行肝臟專項體檢, 包括乙肝兩對半、肝臟B超等。 乙肝“大三陽”的患者和年過四十五歲的小三陽患者應該每半年體檢一次, 四十五歲以下的小三陽患者可以每年體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