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慢跑時間多久最好

慢跑是一種很多人都喜歡的運動, 也是可以極大的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 提高人們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的運動。 不過, 慢跑雖好, 但是為了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慢跑時間不宜過長, 而不同運動量的人, 慢跑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下面, 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慢跑時間多久比較好!

一、運動時間

慢跑的時間取決于慢跑者的訓練程度。 對于初學者或是中斷體育運動較長時間的人來說, 一開始每次運動最好不要超過10到15分鐘, 中間可以有一個慢走的過程。 慢跑時間可以在一個月內逐步提升到20分鐘。 慢跑運動的關鍵在于堅持, 平均一周需要3次訓練。 如果一直堅持下去, 4到5年之后可以參加馬拉松。

大多數慢跑者習慣于在早晨訓練, 因為跑步后身體所分泌的腦內啡能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 讓一天都有好心情。 但是根據專家的建議, 一天中跑步的最佳時間在17點到18點之間,

因為一天中這個時段人的體溫最高。

二、運動節奏

慢跑時, 全身肌肉要放松, 呼吸要深長, 緩緩而有節奏, 可兩步

一呼、兩步一吸, 亦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宜用腹部深呼吸, 吸氣時鼓腹, 呼氣時收腹。 慢跑時步伐要輕快, 雙臂自然擺動。

慢跑的運動量以每天跑20~30分鐘為宜, 但必須長期堅持方能奏效。 慢跑運動可分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等。 原地跑即原地不動地進行慢跑, 開始每次可跑50~100步, 循序漸進, 逐漸增多, 持續4~6個月之后, 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 高抬腿跑可加大運動強度。 自由跑是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改變跑的速度, 不限距離和時間。 定量跑有時間和距離限制, 即在一定時間內跑完一定的距離, 從少到多, 逐步增加。

三、適合人群

肥胖人士、久坐辦公一族、中老年人。 慢跑, 對于保持中老年人良好的心臟功能, 防止肺組織彈性衰退, 預防肌肉萎縮, 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 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