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虛弱 多半是父母慣出來的
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 現在的孩子多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有些家長怕孩子餓著, 便由著孩子暴飲暴食, 也有些家長放縱孩子吃零食、冷飲, 時間一長, 孩子的脾胃運化功能減弱, 百病叢生。
《萬氏家藏育嬰秘訣》說:“小兒無知, 見物即愛, 豈能節之?節之者, 父母也。 父母不知, 縱其所欲, 如甜膩粑餅、瓜果生冷之類, 無不與之, 任其無度, 以致生疾。 雖曰愛之, 其實害之。 ”這段話說得很清楚, 孩子不知道滿足, 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 本身不知道節制, 如果父母也縱容、慣養, 這樣對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
孩子的臟腑嬌嫩,
為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應正視問題, 對孩子的飲食加以控制, 做到以下幾點。
● 規范孩子的飲食習慣
家長要讓孩子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 過饑、過飽都不行。 飲食習慣是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的, 有些孩子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
● 保證飲食的合理搭配
很多孩子都有挑食、偏食的習慣, 最常見的就是嗜食肥甘厚味。 燒烤、油炸等食物, 在保證干凈衛生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偶爾吃一些, 但不能任其每餐吃。 一定要保證葷素搭配, 主食和配餐合理搭配, 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營養均衡, 不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
● 嚴格控制零食的攝入
現在家長很多都忙于工作,
● 保障適當的體育活動
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 保障孩子每天的運動量。 因為適當的體育活動, 可以調動人體的氣血運行, 有利于脾胃運化功能的增強。 而且, 孩子運動過后, 能量有所消耗,
● 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管教
現在“熊孩子”越來越多,
家庭教育的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熊孩子”多數脾氣急躁,
任性妄為,
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
一不順心就大哭大鬧。
這樣的孩子且不說對社會有負面影響,
其本身就不健康——易出現肝的氣機失調,
出現肝氣犯胃、肝郁脾虛等相關癥狀或疾病。
其實,
“熊孩子”的產生與家庭環境分不開,
大部分是由父母、老人慣出來的,
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管教。
(崔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