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如何服中藥 你會嗎?【圖】

外用藥
一般的外用中成藥未經藥理、臨床實驗許可, 一律不能口服。 外用中成藥大多含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藥物, 僅限於局部使用,

通過保護作用或透皮吸收, 發揮局部治療作用。 常用的用法有以下幾種:
貼患處:在應用膏藥時常需貼患處。 橡皮膏如傷勢止痛膏可直接貼於患處, 若黑膏藥, 則需先將黑膏藥烘軟後, 待其稍冷, 再貼於患處, 防止燙傷皮膚。
撒布患處:適用於散劑的外用, 使用時將藥粉均勻地撒布在患處, 用敷料紗布固定, 如應用祛腐生肌散、珍珠散等宜用此法。
吹布患處:在用冰硼散治療牙齦腫痛時, 常需吹布患處, 即用紙卷成或塑膠製成直徑約2~3毫米的潔淨、乾燥的小管, 一端剪成斜口, 挑少許藥粉, 把藥粉吹入耳內、咽喉或牙齦。
塗抹患處:適用于油膏劑、水劑、酊劑的外用, 使用時將患處洗淨, 然後均勻地在患處塗一薄層藥物。 如治療跌打損傷的紅花油、治療癬症的土槿皮酊等宜用此法。

調敷患處:外用散劑和其他外用劑型, 用適當的液體(如茶水、白酒、食醋、食用植物油等)調製成糊狀, 敷布於患處, 用敷料紗布包紮。 其中, 白酒常用於調敷活血化瘀止痛的中成藥, 如用七厘散治療跌打損傷時, 可用白酒調敷, 以增強藥物散瘀消腫的效果;
茶水常用於調敷消腫解毒的中成藥, 在用如意金黃散治療瘡瘍初起時, 宜用茶水調敷;食醋常用於調敷具有消腫、解熱止痛的中成藥, 有增強收斂、燥濕的作用, 如用紫金釘治療癰疽疔瘡時宜用食醋調敷;食用植物油或花椒油常用於調敷燥濕止癢的中成藥, 如急性濕疹可用植物油或花椒油調敷九勝散於患處。 食用植物油亦可調敷治療水火燙傷的中成藥。

內服中成藥
送服:大部分內服中成藥用溫開水送服, 俗稱吞服, 為最常用的內服方法。 大部分內服中成藥如片劑、丸劑、膠囊等均採用此法服用。 其中, 丸劑又分為蜜丸(大、小蜜丸, 水蜜丸)、水丸、濃縮丸、滴丸等。 小顆粒的丸劑服用時,

只需溫開水送服, 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 應嚼碎後或用洗淨的手掰小後再用溫開水送服。 此外, 部分中成藥為增強療效, 可採用藥飲送服, 如在服用藿香正氣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療胃痛、嘔吐等症時, 可採用生薑煎湯送服, 以增強藥物的作用;痛經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宮丸時, 可用溫熱的紅糖水送服, 以增強藥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補中益氣丸治療慢性腸炎時, 可用大棗煎湯送服以增強藥物補脾益氣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絡丸治療中風偏癱、口眼歪斜時, 為了增加藥物活血通絡的功效, 可用黃酒送服。
調服:指將藥物用溫開水調成糊狀後服用, 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兒在服用散劑、丸劑、片劑時常採用此種方法。

烊化:膠質、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藥物, 如阿膠、鹿角膠在服用時常需要烊化, 即將藥物用開水或黃酒加溫溶化後服用。
含化: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寶等治療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的中成藥常需含化, 即將藥物含於口中, 緩緩溶解, 再慢慢咽下。
沖服:人們在服用沖劑、糖漿劑、膏劑時, 常需沖服, 沖服就是將藥物用熱開水融化或呈混懸狀後服用。 此外, 人們在服用某些芳香或貴重中藥, 如牛黃、麝香時也常需沖服。
湯劑
除了上述中成藥的這些內服方法外, 人們看中醫時, 常常看到中藥處方上寫著“先煎”、“後下”、“包煎”、“另燉”或“另煎”等字眼,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煎:是對介殼類、礦石類藥物而言, 因質堅有效成分難以煎出來,
應打碎先煎, 煮沸後約10~20分鐘後, 再放入其他藥。 這類藥物常見的有龜板、鱉甲、石決明、生牡蠣、生龍骨等。
後下:氣味芳香的藥物如薄荷、砂仁、豆蔻等, 借其揮發油取效, 宜在一般藥物即將煎好時放入此類藥, 煎4~5分鐘即可, 以防其有效成分揮發。
包煎:為了防止煎後藥液渾濁及減少對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 在煎服赤石脂、滑石、旋覆花時, 要用紗布將藥包好, 再放入鍋內煎煮。
另燉或另煎:某些貴重藥物, 為了儘量保存其有效成分, 減少同時煎時被其他藥物吸收, 可另燉或另煎, 如人參, 應切成小片, 加入加蓋盅內, 隔水燉 2~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