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頑固性呃逆針灸治療

呃逆也就是打嗝, 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 而頑固性呃逆是呃逆的一種, 也是一種需要通過一定的方法來治療和緩解的疾病。 對於頑固性呃逆而言, 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進行治療, 針灸就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 耳針、電針等方法, 也對其有治療效果。 下面, 就為大家詳細介紹這三種治療方法!

一、針灸

可選擇主穴為中魁。 針灸方法包括了針刺法、灸法。 在採用刺法的時候:患者要保持平臥, 露出中魁穴並放鬆衣褲, 在局部進行常規消毒後, 分別在身體左右兩側的中魁穴同時用28號的0.5~1寸大小的毫針垂直進針, 進針深度大約0.2毫米, 然後採用撚轉手法, 對穴位進行強刺激。 醫者在進針時還要注意囑咐患者用鼻子深吸氣一口, 然後進行最大限度的憋氣動作。 一般患者連續憋氣3~5次即可停止運針。 一旦患者的呃逆症狀停止, 即進行腹式深呼吸, 並在穴位上留針30分鐘,

接下來需要每隔5分鐘運針1次。

二、耳針

要選取的主要穴位是耳中、胃。 還可選擇的配穴主要包括了脾、肝、皮質下、交感、神門、腎上腺。 在治療的時候, 必須選取主要穴位, 同時根據症狀酌加2-3個配穴。 耳中穴要使用0.5寸毫針採用淺刺瀉法, 並在進針後持續撚轉或括針柄半分鐘的時間, 接下來就要透刺至胃穴, 當患者經過提插運針至得氣後, 需要使用膠布固定埋針。 同時根據症狀表現在穴位上埋針1-2天。 使用配穴治療時, 可在患者針刺得氣後留針30分鐘。

三、電針

主穴每次任選1穴, 配穴可取1~2穴, 配合應用。 鳩尾穴, 以5~6寸長之毫針, 按25度角將針迅速刺入皮下, 然後臥針, 平透至建裡或下脘穴, 留針半小時。 如無效, 加刺天突;以2寸毫針直刺入穴, 約0.2~0.3寸深, 然後將針轉向下方, 沿胸後壁刺1~15寸深(刺天突穴應特別注意安全, 針尖忌偏向左或右), 不撚轉提插。 嗣後接通電針儀, 負極接鳩尾, 正極接天突, 用連續波, 先予高頻率(3000~5000次/分)、強電流(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宜), 通電1分鐘。 然後將電流強度與頻率調節到患者感到舒適為度,

繼續通電半小時。

天鼎穴, 可令患者仰臥, 取28號2寸針, 先直刺入穴位0.2寸左右, 然後向天突方向透刺。 當毫針刺入一定深度, 觸及膈神經時(此時病人可出現反射性膈肌收縮現象), 於是接通電針儀(雙側天鼎)。 先以連續波, 高頗率及較強的電流(病人可耐受為度)刺激1分鐘,

隨即調至病人感到舒適的低頻率及較弱強度的電流。 膻中穴, 令患者張口作深長呼吸, 針尖向上沿皮刺入穴0.3~2寸。 向肘部斜刺雙側列缺穴0.2~0.5寸深, 先作強刺激手法, 繼而按上法通電針。 內關、足三裡, 於呃逆停止發作後針刺, 得氣後平補平瀉上述方法均留針15分鐘, 每日1次, 3~5次與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