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正常飲水量

水是生命之源, 在日常生活之中, 每一個人都需要和一定量的水, 因為身體缺水的話, 會人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 當然, 喝水也不是越多越好, 過量喝水也容易給自己的胃部帶來一定的負擔。 那么, 正常情況下, 一天的飲水量為多少是比較合適的呢?下面將對此進行介紹!

一、人體的需水量

水的需求量主要受年齡、環境溫度、身體活動等因素的影響。 人體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約有1500毫升, 再加上從糞便、呼吸和皮膚等途徑丟失的水, 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2500毫升左右, 所以, 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量為2500ml左右, 其中飲水約占50%, 食物中含的水為40%左右, 體內代謝產生的水占10%。 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飲水1200ml。 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的條件下, 應適當增加。 生病時特別是發燒時也要多喝水, 因為體溫每升高1°新陳代謝就加快大約7%。

二、飲水不足的危害

缺水時, 除感到口渴外, 還會出現皮膚干燥、唇裂、無力、尿少、頭暈、頭痛等現象, 嚴重時還會出現發熱、煩躁不安等精神癥狀。 水分不足會導致胃腸消化、血液輸送營養、體液濃度調節等的功能失常, 還會引發腰酸背痛及變形性膝關節癥、關節炎等疾病。

三、飲水過量的危害

過量飲用水會導致人體鹽分過度流失, 開始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癥狀, 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 即水中毒。 但體內水過多或水中毒的情況正常人極少出現, 一般多見于肝、腎、心功能異常的人。

四、如何判斷缺水

如果你不知道喝水多了還是少了, 這里有個小竅門, 可以根據自己尿液的顏色來判斷。 一般來說, 人的尿液為淡黃色, 如果顏色太淺, 則可能是水喝得過多, 如果顏色偏深, 則表示需要多補充一些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