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早產兒發燒怎麼辦

早產兒是指未足月就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 相比較于足月的孩子而言, 早產兒的抵抗力更差的一些, 因此發生發燒的現象, 也是比較常見的。 導致早產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 在治療發燒之前, 父母一定要先瞭解清楚是因為什麼問題導致的發燒, 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護理工作, 更好地促進寶寶的康復。

一、新生兒發燒的原因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對感染十分敏感, 且多嚴重, 常導致發熱、肺炎或敗血症。 這是由於新生兒的解剖生理特點和免疫特點所決定的。

1、新生兒防禦功能不足, 屏障功能不完善, 生後初期臍部尚未癒合, 皮膚粘膜嬌嫩, 易破壞損傷, 成為細菌入侵門戶, 且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 所以容易導致發燒。

2、新生兒多核白細胞的吞噬能力較差, 對細菌的殺菌作用亦低於成人。

3、新生兒全身性細菌感染的侵入途徑較多, 且感染的病因較複雜,

可以在宮內、產時、產後感染。

二、如何區分新生兒發燒是何種因素導致的

新生寶寶身體發熱, 爸媽應對寶寶的發熱進行初步評估, 要區別發熱是環境因素所致還是疾病因素所致。

1、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引起新生寶寶發熱, 最常見的原因是保溫過度:如衣著過多、捂被過多。

當室內環境溫度接近30℃時, 如果媽媽母乳不足, 寶寶乳汁攝入減少就會引起新生兒脫水而導致出現發熱現象。 環境因素引起的發熱, 寶寶表現為煩躁、哭鬧、周身皮膚潮紅、手足發燙和尿少。 遇到此種情況所致的發熱, 家長不必驚慌。

2、疾病因素:如果新生寶寶發熱的時候, 伴隨有反應較慢, 面色蒼白, 食欲減退, 手足發涼, 這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發熱。 遇到這種情況時, 爸媽要理性冷靜的應對。

三、新生兒發燒怎麼辦

1、環境因素所導致的發燒:適當降低環境溫度(新生寶寶適宜的室溫為22-25℃), 鬆開被包或多補充水分後, 寶寶的體溫可降至正常。

2、疾病因素所導致的發燒:爸媽最好是及時送寶寶醫院查看。 轉送途中, 寶寶需要少包裹, 頭部可枕冷水袋。 當體溫超過39℃時可先在家中給予溫水浴或溫水擦浴, 水溫為33℃—35℃, 擦浴部位為前額、四肢、腹股溝及腋下。 忌用酒精擦浴, 防止體溫急劇下降, 甚至低於35℃, 反而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