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滋補藥是否過期
補藥可分為藥材與中成藥兩類:
藥材類補藥:如人參(包括野山參、西洋參、生曬參等), 秋補人參莫濫用其顏色由白色轉為淡黃色、黃色或炒米色, 表明還可以服用。 如已黴變, 或蟲蛀嚴重者, 不可再用。 若蟲蛀不很嚴重, 僅局限於表面, 只需除去蟲粉、蟲卵, 仍可服用, 若大部分已被蟲蛀空, 應予拋棄。 另外, 鹿茸、冬蟲夏草、蛤士螟油等久藏後, 表面如出現深棕色(俗稱“走油”), 折斷面也呈深棕色, 或有哈喇味, 均不宜再用。
中成藥類補品:可按劑型來觀察其品質的好壞。
1.如全鹿丸、十全大補丸、參茸丸、大補陰丸等, 多系蜜丸,
2.膠囊劑:如龜鱉丸、詳參膠囊等。 一般從外表看不出問題, 應拆開觀察其粉末正常與否。 若已吸潮粘連成團, 或已凝結成固體, 或已發黴, 說明已變質, 不可再用。
3.沖劑:此類補品有參七晶、北芪晶、杜仲沖劑、珍珠銀耳晶等。 若已吸潮發黴, 或凝結成塊, 則不可服用。
4.膏滋劑:如十全大補膏、參芭膏、參鹿補膏等。 它們應表面光滑, 油潤細膩。 存久後會出現糖質結晶析出, 這是因為水分過度蒸發, 只要將其隔水燉煮, 使之熔化, 加以攪拌均勻,
5.片劑:如青春寶片、中醫養生的人參鹿茸片、首烏片等。 久存後若已變色、裂片、松片, 或發生粘連、發黴、蟲蛀等現象, 均不可再服用。
6.糖漿劑:如王漿蜜、人參銀耳漿等。 若液體內已產生絮狀、塊狀沉澱物, 甚至有發酵、翻泡等狀況, 均不可再服用。
7.補酒:如人參酒、十全大補酒、龍風酒等, 久存之後, 若有大量沉澱或酸敗氣味, 則不宜飲用。
8.口服劑:如黃芪生脈飲、人參蜂皇漿、人參蛤蚧精、還精煎等。 久藏後, 若產生塊狀沉澱物, 或發黴、發酵, 或有哈喇味, 皆不可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