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一劑中藥煎幾次好

雖然目前有許多人對中藥都具有較高的爭議, 主要是因為在這部分人的眼中看來中藥的見效比較緩慢, 而中藥之所以可以治愈疾病完全是因為時間的作用。 但是這也不能夠否認中藥給人體發揮的良好治療作用, 對于一些慢性疾病, 通過服用中藥可以達到較好的調理作用, 那么一劑中要煎幾次好?

1, 煎藥前的浸泡:藥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 這是因為來源于植物類的中藥多是干燥品, 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藥材變軟, 組織細胞膨脹后恢復其天然狀態, 煎藥時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 葉, 莖類為主的藥物, 浸泡時間為1-1.5小時。 以根, 種子, 根莖, 果實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為2-3小時。

2, 煎煮次數: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長時間煎煮的效果好。 實踐證明, 湯劑煎煮兩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 所以煎藥的次數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3, 煎藥的溫度:煎藥溫度的高低, 中醫稱之為"火候"一般習慣上稱為"文火"或"武火"。 所謂文火, 就是弱火, 溫度上升緩慢, 水份蒸發較慢。 所謂武火, 就是強火, 溫度上升快, 水份蒸發的也快。 如煎藥時火候過強, 水份蒸發快, 會影響有效成分的浸出, 也容易糊鍋。 反之, 火候弱, 煎煮的藥效果就差。

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武火, 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 保持在微沸狀態, 可減慢水份的蒸發, 這樣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 煎煮時間:主要根據藥物和疾病的性質, 以及藥物的情況而定。 一般對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30分鐘, 第二煎30-40分鐘。

治療感冒類藥物, 第一煎10-15分鐘, 第二煎15-20分鐘。

滋補類藥物, 第一煎30-40分鐘, 第二煎40-50分鐘。

5, 留取藥液量:一般指一劑藥經兩次煎煮合并后的藥液量。 成人取400-600毫升, 每日分兩次服用。 兒童取200-300毫升, 每日分兩到三次服用。

現在我們知道了一劑中藥煎幾次好的答案了, 煎藥的次數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煎煮的時間以藥物的情況來定, 不可心急,